第1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郎能牢牢地吸引住年青女郎的目光,自己果然老了,人們的讚美更多地是對一箇中年貴婦的尊重,當然自己也確實是一箇中年貴婦,只差一點就到四十歲了。
不管有多不願意承認,盧八娘必須面對這殘酷的事實。
在男權社會,女子沒有地位,所以她們願意拿自己的青春美貌去換取一生的富貴生活或者家族的興旺安穩,男人只要成功,有無數的女子寧願來侍奉他。反之女人過了四十,不,甚至皇家過了三十五歲的妃子就不再侍寢了。
就是盧八娘再注重保養,她也不可能完全抵擋住歲月的痕跡,攬鏡自照,臉頰上懷孕時留下的幾顆褐斑再也不能消除,眼角的細紋用脂粉已經遮不住了。
可以說在此之前,盧八娘對於被美女包圍的司馬十七郎的酸意並不是太真,她知道這個男人的正統思想里根本看不上胡人女子和北地為胡人效忠的世家女子,絕不會答應納她們為側妃的。她不過半真半假地醋一下而已。
現在她卻真地上了心,盧八娘站了起來,將鏡子扣到了桌子上,雙手用力按在鏡子的背面,下了決心,她要牢牢地看住司馬十七郎!
也許在很多方面盧八娘是遜於司馬十七郎的,但是她一直覺得若是論心機,自己肯定會完勝。盧八娘原本就有很多手段,對司馬十七郎的日常行動了若指掌,現在她把自己的網又織得更密,收得更緊了。
於是,在很多歡樂的活動中,淮北王完全被與美女們隔離開了,就是他的侄子和侄女的婚禮上——為了安撫鮮卑人和北地的漢人世家,司馬八郎和司馬十郎各有一個孩子要與他們聯姻,司馬十七郎也只與王妃坐在一處。
盧八孃的方法奏效了,當然司馬十七郎也很好管理,他一向是專心於大事的人,對身邊小事反倒含糊。白天忙於政務,晚上內院與盧八娘商談時政,也少不了一起品茶飲酒,教導兒子,司馬十七郎覺得一切都很正常很舒心自在。
河北政局日漸穩定,淮北的施政綱領做了些許調整就在這裡落實下來,不管是哪一個民族的人,只要發現他們需要交的賦稅少了,生活變好了就會願意安居樂業。
到了新年,淮北王一家決定留在定北城,與定北城的百姓們一起過年。雖然定北城有若干民族,但是習俗居然差不多,因為胡人們早就在司馬十七郎打到這裡來之前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漢化,他們也同漢人一樣過春節。
這一年定北城的春節異常隆重熱鬧,從除夕夜起一直到上元節,定北城取消了宵禁,城中最繁華的正陽街徹夜燈火通明,人流如織,許多年後還有很多人回憶起當時的盛況。
正陽街最南端最大的綵棚是淮北王府所設,五彩繽紛的綢巾紮成的花朵組成的綵棚奪人眼球,到了入夜,門前兩根蟠龍柱各挑起八個大紅燈籠,正是淮北王親手書寫的春聯,“三羊開泰,吉祥如意;五穀豐登,喜慶有餘。”
綵棚前面掛著一排小燈籠,上面寫著燈迷,若是猜出答案,就可以將燈籠提走做為獎品,精巧漂亮的小燈籠吸引了無數的人流連。只是百姓中識字的並不多,不會猜謎的看過熱鬧就可以去綵棚旁邊取一碗糰子吃。這種糰子是淮北王妃讓人用糯米粉裹了芝麻糖做的,潔白小巧,香甜滑膩,就是貴人們也都沒見過如此的美食。
緊靠著王府的綵棚下面,左右是定北城內高官貴族們所設的燈棚,再下面就是富戶、商人們的地方了。不論大小豪華與否,每一棚都有可取之處,定北城的人對此津津樂道。
做為最大最好最有新意的綵棚和免費元宵的設計和提供者——淮北王妃,她只在除夕和正旦的時候在皇宮宮牆上參加了官方慶典後,卻沒有去宮外閒逛,聽了大家的讚美只是一笑,向桃花等人說:“你們都去看燈吧,每天排班留下幾個人就行。”
到了上元節這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