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面對這個情況,朝廷上下只能裝糊塗了,連方應物自己也只能裝糊塗,接受自己功高不賞的尬尷局面,不過裝著裝著很多人就忘了。
既然不便拿來封賞,那麼拿來抵罪如何?堂上李裕還好,與坐堂聽審的東廠辦事太監連連低聲交談;堂下前來圍觀的御史和吏部官吏像是炸了鍋,聲音吵吵的甚至傳到了庭院外面去,招來更多圍觀的人。
這些功績列出來,就是天子坐在這兒也得捏著鼻子認了,比如說威寧海斬殺酋首告廟,那是大張旗鼓告慰了先帝在天之靈的,天子敢不敬祖宗麼?
此時此刻,還在保持靜默的人,也只有穆文才一個了。。。。。。其實不是靜默,是驚呆了。
當然還有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例如項成賢項大御史,站在人群裡高聲叫道:“還有第五,成化十七年時,方拾遺尋找到太后幼弟,圓了聖母闔家天倫,此也算一條!”(未完待續。。)
ps: 抱歉!昨日有事情沒法碼字,今天先來一發2900字的,送大家幾百字,後面還有一章,再送大家幾百字作為補償!只懇請等我更完後,箱底有月票的話投幾章!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迴百折
這次問話出現了點誰也沒想到的意外,正當堂上堂下議論紛紛時候,方應物環顧四周,覺得熱場熱的差不多了,便再次開口,傲氣沖天的說:
“聽說有小人饒舌,引得陛下也關切此事,意圖將本官趕出京師。那麼就請大中丞復奏陛下時,就說我方應物年方弱冠便功在社稷,不知大明如何對待功臣?些許小小過錯,可否因公議免?”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話一般都是由第三方別人來張嘴說的,正常情況下哪有自己給自己表功的。。。。。。但方應物就是這樣說了,卻不讓人感到違和,相反還招來不少同情。
大概是因為這個過錯與功績相比實在太小,為了一次打架鬥毆這樣的小小過錯,就被迫搬出那些大功來救命,淪落至此,傲氣之下的內裡是淒涼,如此反差怎能不令人感慨唏噓?所以方應物沒被視為裝腔作勢、自吹自擂。
李裕李大中丞最感到哭笑不得,早知道方應物要搬出這樣的底牌,這幾天又何必擔心。他重新坐正了,點點頭道:“本官知道了,自當奏請免去處分。”
方應物忽的彷彿又想起什麼,對李裕道:“下官還有話要說。”
李裕忍不住瞪了方應物一眼,剛才裝模作樣的一言不發一聲不吭,這會兒倒是滔滔不絕、廢話連篇。
方應物嘿嘿一笑,暗有所指的說:“下官功勞數件,不能全用來減免這次小錯,只用其中一項即可。”說完之後。方應物不知為何看了旁邊穆文才一眼。
穆部郎從方應物眼神中感受到的只有四個字,那就是“不懷好意”。自己被方應物無賴般毆打了一次。靠一件功績抵消掉;那方應物剩了幾件功績,是不是還能毆打自己幾次。而且是打了也白打?
李大中丞顯然也聽出意思來了,連忙大喝道:“不要胡鬧,本官自有分寸,爾等退下罷!”
穆文才長嘆一聲,現在奈何不了方應物了!罷罷罷!本次也只能這樣了,青山不在,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如此穆文才上前一步,對李裕道:“全由大中丞秉公處斷。下官且告辭了。”然後穆文才轉身就要走,但方應物依舊立定不動。
“慢著!本官還有話要說”方應物連忙叫道。惹得堂上堂下齊齊側目,還沒有完?
方應物對李裕朗聲道:“正好今天穆大人也到了都察院,那麼一事不跑兩次,本官就檢舉穆大人選官不公,居心險惡不配為文選司主官!請都察院諸君彈劾穆文才!”
穆文才登時氣得七竅生煙,這方應物行兇傷人,不追究他的責任就不錯了,竟然還想倒打一耙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