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因出紫囊於案,乃焚香設拜,啟囊取書,授臣曰:“黃帝得伐蚩尤於阪泉之野,藏之天府,後授之堯、舜、禹、湯、文、武。戰國失之,秦始皇獨得焉,驅神陰助,既統海內,復以無道失之。始秦歷漢,後諸侯得之,散落四海者多矣。嗚呼,有得而不能奉持者,有行而不能恭敬者,皆不能成功。唯前漢陳平、後漢鄧禹、蜀漢諸葛亮、唐郭子儀、李靖五子得。恭謹而行,每運奇計,人不可測,凡行師出軍,偷營劫塞,雷電風雨隨時二至。自五子已往,此法不聞於世矣。草民庸懶,隱於羅浮山,積有歲矣。先師珍藏是文,積有年代。曾戒曰,後有聖明真主啟運,必有真人助之,當持此經以獻,倘公能恭謹信而行之,則功不在五子之下。”臣敬事之,約半歲,或聞有人耳畔言軍國利害,臣顧室內無人。疑惑心開,或言曰:吾乃六甲天神,慎勿猜忌,臣自此轉加敬懼。且後耳畔報應,日逐事件,不可遍舉。至於親侍陛下,收復逐寇,勢如破竹,非臣之謀長策遠,實六神之功也。且若行師之日,王全光、崔彥迪、劉光義、曹彬等,惟知臣事此事,臣謂之曰某日雨,某日風,某日火燒營寨,萬無失一,其法可謂通玄捷徑。劉罕豈凡人也,其人厥後隱遁,寂不知識其所終,莫非天授我宋耶?實囊括諸家之秘,誠玄秒不傳之文。直書其事,謹錄上進,較其始終,符咒止千餘字,乞藏玉匱,亦永保國禎萬年,以賴神天之感,
開寶四年七月初一日,奉聖旨玉匱藏之,安秘書閣(未完待續)
395 奇門遁甲 9
趙普是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家臣,因其辦事穩重,很受太祖、太宗兩代皇帝的賞識。被賜姓趙,曾三度入相,讀書不多,以“半部論語獻君王,半部論語治天下”傳為佳話。是歷史上賢能的名臣之一。在宋代以後,奇門遁甲的保留有可能有來他的整理貢獻。奇門遁甲每到戰亂時期就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這是它的兵陰陽理論的軍事思想在數術領域裡特別出眾的原因。隱士劉罕授奇門遁甲與趙普,與九天玄女授奇門與軒轅黃帝、秦末黃石公授張良的傳承是一至的。好讓這種思想,有一個讓人信服的權威地位。在今天的玄學領域裡,也很正常的存在著某人授異人傳授,或姜太公、諸葛亮、劉伯溫的嫡傳後人在兜售這種傳統的古文化。糾其言是不可信的。文中稱為“玄秘之文”的奇門遁甲,是很好理解的。為了不讓後人知道這門數術的真相,是用隱語寫成的。奇門遁甲的主要功能的預測和決策使用,它是“周易”文化發展的一個主要分支。這點是無可置疑。應何的一個預測門類,若脫離了“易經”文化淵源,是無從談起的。文中“若逢聖明真主啟運,當有真人助之”著有可能是趙普借用奇門遁甲來為宋篡後周政權找一個合理的天命藉口。在中國歷史上,這種以天命觀來愚弄人民的方技屢見不鮮。是統治者慣用的手段之一,
原文
遁甲神經出處序
昔蚩尤作亂,黃帝頻戰不克。帝曰:“聞伏羲治天下無兵,今蚩尤一庶人,生妖氣,伐而無功。戰而不克,吾之過也。”忽目前五色雲從空中而下,雲中有六玉女侍書。出二童曰“奉九天玄女聖命,送《遁甲符經》三卷。告與伐之。願傳此文。乃天地福禍,是八卦之吉凶,辯風雲之變動,識氣候之成敗,觀日月之盈虧,論陰陽之順逆,曉星辰之休咎,知人清之勝負。此術乃萬變萬化之法也。”帝乃長跪而受之。二童子並玉女乘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