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上,我也只得強作鎮定,免得動搖軍心。”

說到此,嚴鴻又嘆息一聲:“所幸,月蓉留在了大同,她和那腹內的孩兒不會出事。這樣我也少了分牽掛。”

張青硯聽得嚴鴻此話,心裡微微泛酸,強笑道:“相公,如今是我張青硯在此陪伴你,到時候萬軍中保護你突圍,你卻覺得如何?”

嚴鴻道:“青硯,你文武雙全,對我又一片赤誠,能得你這紅顏知己相伴,便是千軍萬馬,我也甘之如飴了。”停了片刻,又禁不住笑道:“若是紫蘇也在此,你兩人雙劍合璧,本欽差更是安如磐石了。”

張青硯啐了一口道:“相公得隴望蜀,好生如意算盤。你不如干脆再把忠義盟整個搬來,有邵景邵盟主一劍護駕,至少這次亂軍中保護你欽差突圍而出,想來還是做得。”

嚴鴻想到邵景,心頭又是一陣說不清的煩悶,冷笑一聲,握住張青硯皓腕道:“好個尖嘴利牙的丫頭,說話句句帶刺,卻看本欽差給你來個軍法從事。”說罷,稍一用力,將張青硯推倒在帳中的虎皮之上。

洗馬林外三十里的黃狼坡。平素里人跡罕至,地荒草長,野獸出沒的山坳,如今成了人聲鼎沸的軍營。數萬明軍在此紮下了連綿十多里的營盤。旌旗獵獵,戰馬嘶鳴,好一派天軍氣象。營盤勢如長蛇,中間七寸位置,正是宣大總督、兵部右侍郎楊順的標營佈陣。而標營陣中,則是楊順的中軍帥帳。

帥帳裡,楊順渾身袍服,正襟危坐。身後是師爺閻儒,兩邊排開數十員將官,既有參將、遊擊,也有隨軍參戰的衛所指揮使、千戶等。眾人都是面色凝重,半天不見一人發言。

楊順看看大家,咳嗽一聲:“諸位將軍,此次本督率軍出長城擊賊,利害如何,各位不妨各抒己見。此刻是戰前會議,不必有所隱瞞。”(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五章 舉步維艱

楊順既然開口發問,帳下眾將中,有那遊擊將軍洪智珠性子急,終於按耐不住,挺身出道:“啟稟大帥,數日前報說韃虜全線犯境,欽差嚴鴻被圍馬蓮堡,內外訊息斷絕。末將想,救兵如救火,當立刻派遣精兵,星夜馳援。如今我調集各衛所之兵,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若要救馬蓮堡,最直接莫過於直接走長城內到萬全右衛。大帥既然已揮軍從洗馬林出長城,那就督率各軍,晝夜兼程東進,以救嚴欽差於危難之中。”

楊順聽得洪智珠這般建議,臉色微微一變,笑道:“洪將軍不愧智珠在握,佩服佩服。只是如今韃虜全線入侵,長城數百里,告急之處不下二十餘處,到底主力在何,甚難判定。且韃虜用兵狡詐,既然在馬蓮堡圍了欽差,萬全右衛到馬蓮堡之間必然有重兵埋伏。我若是將主力從萬全右衛出擊,正好中彼計策,豈不損兵折將,徒勞無益?再則,俺答號稱控弦二十萬,兵力強大,去年、今春兩戰,雖然告捷,宣大損兵亦眾,若是韃虜再全力入侵,單憑宣大之兵,恐難保萬全。因此上,本督一方面多多派遣斥候,瞭解韃虜各處兵力虛實,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方面與東西兩路大軍相互通訊息,同進同退,以免成了孤軍;又派人飛報朝廷,請兵部掉錢薊遼一起出兵,東西夾擊,這樣方能立於不敗。然洪將軍所言,救兵如救火之策。也是正論。這樣吧,便請洪將軍率本部人馬為先鋒。直驅馬蓮堡,為欽差通個訊息。本督率各路人馬,隨後繼進。回頭救下欽差,這大功便是你的。”

洪智珠聽得楊順竟要他去打頭陣,臉色早已發白。他本部兵馬不過兩千,聽說馬蓮堡的蒙古軍足有四五萬,這一去不是送死麼?可是待要推辭,又不知該說什麼好。嘴裡只是支吾:“末將……末將……”猛然聽得楊順身邊閻儒陰測測一句:“洪將軍,解救欽差,乃是第一等大功,事關邊疆安危,朝廷顏面。你既獻策,卻又為何畏縮不前,莫非是另有異心?又或是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