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鑑外紀》載:“古有醴酪,禹時儀狄作酒”,可見中國的酒文化最少也有五千年曆史了。
這一年,夏王朝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施行了曆法,稱作夏曆。史書上記載:姒禹“頒夏時於邦國”(《今本竹書紀年》)。這是我國古代曆法之一,簡稱夏曆,又稱陰曆、農曆、舊曆,實際是一種陰陽曆。史稱夏曆為夏小正。夏曆以寅月為歲首,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一月,以十二月或十三月為一年。月分大盡和小盡,大盡每月三十天,小盡每月二十九天。每年所差時間用置閏法調整。夏曆的置閏法是: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
姒禹正式稱王時,已經年過九十,按前朝舊制,他即位後必須確定下一屆的天子繼承人。
他的兒子姒啟此時已經六十多歲,姒禹心中早就打好了算盤,準備將來把王位傳給兒子。他認為天下的基業是他辛苦一生創下的,為什麼不可以交給兒子,而非要交給別人呢?但他又想在天下人面前留下個賢君的美名,不想讓後人說自己的不是,於是便玩了一個花招,選擇了當時很有名氣的賢臣皋陶,在朝廷上宣佈立皋陶為王位繼承人。
此時皋陶已經年過百歲,比姒禹還大十幾歲。姒禹的用心所在,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果然第二年春天,年過百歲的皋陶突然得了重病,來不及坐上天子的寶座便病死於家中了。姒禹只好重新物色接班人。
經過仔細斟酌,姒禹又推舉伯益為帝位繼承人。伯益觀念上因循守舊,做事情瞻前顧後,沒有主見,姒禹內心裡並不喜歡他。但他在朝中人緣好,許多大臣都認為他是賢臣。沒辦法,他只好尊重大家的意見,推舉了伯益。
但是,在確立伯益為接班人的同時,他卻把國家的軍政大權交給了兒子姒啟。他讓姒啟率國家的常備軍駐紮在安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西北)練兵,並把朝中一些精明強幹的大臣派到姒啟身邊去輔佐他。因為他知道,他的兒子姒啟和他不同,姒啟可不在乎什麼名聲,他相信將來他死後,兒子姒啟一定會奪回王位,讓夏后氏的江山社稷世代延續下去。
帝禹五年(乙未,前2066)秋天,姒禹率眾往南方巡狩,在塗山(即當塗山,今安徽蚌埠市懷遠縣東南)大會諸侯。
此次南巡途中,姒禹與大臣和護衛們乘船渡江,船行駛至江心時,忽然看見有兩條黃龍用背部把一條大船託了起來。船上的人都驚恐萬狀,感覺是末日來臨了。姒禹卻從容鎮定,笑著對身邊的人道:“我受命於天,竭盡自己的能力為天下人造福,生是人的本性;死也是命中註定,對龍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奇怪的是,那兩條黃龍聽了他的話,既沒興風,也沒做浪,便都搖頭擺尾地離去了。
同年,“禹以歷山之金鑄幣”(《通鑑外紀》)。鑄幣就是鑄造貨幣,姒禹下令把從歷山(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南雷首山)開採的銅鑄造成貨幣,這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鑄幣記錄。說明當時我國的商業已經普遍存在,夏王朝的商品經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因為在此之前的數千年,雖然也存在著商品交換,但都是以物易物,互通有無,並沒有代替商品的貨幣。後來人們覺得用商品直接交換太費力氣,便用貴重的小商品(如金、銀、珠寶、玉石等)作抵押交換大的物品,逐漸就發展成了貨幣。在夏王朝以前,各部落之間的貨幣多種多樣,而且只是在本部落內部使用。夏王朝首次統一鑄幣,在全國流通,從而促進了遠古時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帝禹八年(戊戌,前2063)春,姒禹往江南巡狩,大會諸侯於茅山(今浙江紹興市境內會稽山)。姒禹執政期間,執法嚴明,有令必行。這次茅山大會時,因為防風氏(古部落族名,在今浙江湖州市德清縣一帶)的首領到會遲些,姒禹認為他不遵守約定時間,藐視君王,當場就下令將他處死,嚇得其它諸侯心驚膽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