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行政部門任職等。他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條件要比信仰東正教或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優越。特別是那些在奧斯曼帝國軍隊或政府部門效力的穆斯林,甚至其生活方式也有了改變。久而久之,穆斯林居民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他們既有別於土耳其人,也有別於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的斯拉夫人。

在以宗教原則確定民族屬性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一個穆斯林就像找到了向上攀升的一部梯子一樣,因為,“對一個非穆斯林出身、地位又低於軍人階層的人來說,通向奧斯曼帝廷的道路包括首先成為一個穆斯林”參見伊茲科維茲“帝國的剖析——奧托曼的制度與精神”,陳方正主編《現代化衝擊下的世界叢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第56頁。。顯然,一個人在宗教方面獲得優勢,他就贏得了信任和提升的條件與機會。

據南斯拉夫學者研究,16世紀的一個時期,在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和3名大臣中,有兩個大臣是波斯尼亞的南部斯拉夫人。伊萬?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上冊,第196頁。在改宗*教的南部斯拉夫人中間,塞爾維亞人穆罕默德?索科洛維奇巴夏步入高官行列,升為駙馬宰相。

到18世紀末,波黑居民中有26�5萬穆斯林、25�3萬東正教徒和7�9萬天主教徒。安?熱列茲科娃:《15~18世紀奧斯曼統治下巴爾幹西部地區*教的傳播》,第139頁。19世紀60年代,波黑居民約有127�8萬人,其中,東正教徒59�3萬人、穆斯林41�9萬人、天主教徒25�8萬人。南斯拉夫辭書編委會《南斯拉夫百科全書》第2卷,貝爾格萊德:1955,第35頁。

1879年奧匈帝國在波黑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的傳統做法不是按民族而是按居民的宗教信仰統計的。在當時波黑的116萬人中,信奉東正教的約為50萬人,佔43�1%;信仰*教的約有45萬人,佔38�8%;信奉天主教的約有21萬人,佔18�1%。郝時遠主編《曠日持久的波黑內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第12頁。當時波黑人口中,三族各自所佔的比例變化不大,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仍居首位。

同樣,“馬其頓穆斯林”也是奧斯曼帝國對馬其頓5個多世紀統治時被*化的馬其頓斯拉夫人。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為了不被從肉體上消滅,被迫接受*教,但是他們仍保持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民族心態以及對東正教儀式的美好回憶。

據學者們的意見,16世紀時,*化在馬其頓境內較為盛行。例如,1530年在馬其頓的斯科普里、比托拉、普利列普、基切沃、特託沃等10個城市,總共有2520戶穆斯林,其中581戶是被*化的當地居民。這就是說,1/4以上的穆斯林出生於巴爾幹半島。安?熱列茲科娃:《15~18世紀奧斯曼統治下巴爾幹西部地區*教的傳播》,第190頁。從18世紀末開始,阿爾巴尼亞穆斯林也舉家遷進西馬其頓,加入了馬其頓穆斯林的行列。

據統計,到19世紀末,馬其頓全境約有40%的居民是穆斯林。他們是從安納托利亞來的奧斯曼(土耳其族)移民、阿爾巴尼亞人和阿爾巴尼亞穆斯林以及皈依了*教的吉卜賽人、希臘人、瓦拉幾亞人、塞爾維亞人等。如果用宗教屬性來表述,馬其頓境內當時有1370949名基督徒和819235名穆斯林。安?熱列茲科娃:“波斯尼亞、科索沃和馬其頓穆斯林族的形成”,載《保加利亞人種文化狀況問題》,第17頁。而據1906年奧斯曼帝國的人口普查,馬其頓有穆斯林114�5萬人、希臘東正教徒62�3萬人、保加利亞東正教徒62�6萬人。參見〔法〕喬治?卡斯特蘭《14~20世紀巴爾幹史》(保文譯本)(Жорж Кастелан; История на бал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