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遇著魯滌平從湖南招來一批新兵,一千餘人,全部參加了紅軍,補充到三、四縱隊,這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這時,湘鄂贛邊區特委派去上海開會的代表已回到了邊區,帶回了一九二九年冬我給中央信後中央給我的回信,我們叫做“四月來信”。其中除稱讚外,對建設根據地一項說:建設根據地是對的,但不要像你們所說建設在大山中,而要建設在大城市,像武漢這樣的城市。從而五軍內部就有了爭論,也就是開始有了立三路線的影響,我在那時的認識也是比較模糊的。五軍軍委內部有個別同志開始反對右傾,對個別同志出身於富農成份加以攻擊。我說,我們是有成份論者,但不是唯成份論者。他說,這是保護富農路線。從這次來信可以看出,立三路線不是從六月十一日才有的,而是四月以前就有了。不過這信沒提全國革命形勢,只提奪取大城市做根據地。可見,只要政治路線有了偏差,就會反映到組織問題上,如唯成份論就來了,而且劍拔弩張,不許別人批駁,隨便汙衊別人為右傾。

粉碎羅霖、郭汝棟師的進攻

一九三○年四月三十日,全軍向平江縣城前進,決定“五一”節奪取平江城。當時守城者是何鍵部王東原旅之一個團,從上午八九時戰至下午四時,大部被殲滅,少數逃走。這時蔣桂戰爭雖已結束,但蔣馮閻軍閥大戰全面展開,客觀形勢對我是有利的。

在平江城休息兩天,即攻江西之修水、武寧。當時該兩城各約一營守軍附靖衛團守城。消滅兩城之敵後,使湘鄂贛邊和鄂東南蘇區連成了一片。

我們全部殲滅修水城之敵後,武寧守敵棄城逃走了。得知羅霖兩個旅四個團、川軍郭汝棟部五個團,乘我五縱隊離開陽新蘇區時,進攻鄂東南陽新、大冶蘇區。我們即率四個縱隊前往粉碎郭、羅兩師的進攻,一縱隊留平江開展工作。

紅軍所過之處,人民群眾熱烈擁護。瀏、平、萬、銅、修根據地遭敵嚴重摧殘,多數地區被白軍燒得片瓦無存,人民對紅軍尤愛之如親人。殘存的半升糧米和薯幹,自己不吃,留給紅軍吃。進至陽新縣龍燕區,該地群眾對紅軍的熱愛,比平江群眾有過之而無不及。外地紅軍到達該區,均不願離開。群眾對傷病人員之照顧,真是無微不至。沿途歡迎紅軍之口號聲、歌聲、鑼鼓聲,響徹雲霄。當年天旱,苦久不雨,可是紅軍路過,茶水滿布,宿營用水煮飯,亦不感困難。婦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側,替紅軍扇涼。到宿營地時,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開好鋪,他們自己露宿,決不讓紅軍露營。在營地終日歌聲、口號聲不 絕於耳。不間斷地宣傳鼓動,對敵軍一層又一層地警戒, 封鎖訊息,保護紅軍。糧食缺乏,農民將自己僅有的一點 糧食、薯絲、玉米、稻米,自動地送到各部門首,倒在桶裡 就走了。白軍羅霖部聞風龜縮陽新城內,守烏龜殼。

我們在群眾高度熱情的鼓舞下,決定進攻陽新城。 突破一道道的副防禦,攻擊終日未下。群眾組織了許多擔架隊,把傷兵爭著抬回自己村裡看護醫治,無微不至,真是比親人還親。郭汝棟從大冶前來增援,我們把進攻 陽新城改為監視佯攻,主力撤圍打援,一次、兩次命令都撤不下來。士兵說,一定要打下陽新城,打不下陽新城,消滅不了羅霖師,對不起陽新人民。經過反覆說服,主力才撤出戰鬥,轉移至大冶、陽新邊境,擊潰了郭汝棟五個團,消滅敵小半,乘勝佔大冶,猛追至鄂城、黃石港,威逼武昌。在英、美、日帝國主義兵艦掩護下,郭之殘部得以渡到長江北岸。當時我軍無炮,對帝國主義的艦隻無可奈何,只好聽之。

在黃石港宣佈沒收帝國主義的洋行、商店,成千成萬農民組織成搬運隊。這樣大的群眾行動,沒有破壞紀律政策的行為,這樣好的工作真是不容易的。我在這裡真正看到了群眾的力量。我們佔領金牛鎮時,沒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