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的資訊和記憶系統中的資訊,從而產生出新的資訊,這便是創造。當然資訊常常並不是一下子就變成完整、成熟的構思,要讓它發酵,發酵得好就能成為醉人的甘醇,不用說,這一切都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而感情活動或藝術創作當然也是這樣進行的。這顯然不是有意識的邏輯思維力所能及的。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無意識受來自客體的資訊太複雜和非線性所制約,以致藉助邏輯——符號思維也無法完全理解這個資訊。這個資訊很難接受結構作用,以致它也無法符合這個思維的精確的框框。”《現代心理學發展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譯文集一)第91頁。梁啟超曾說:“我是感情最豐富的人,我對於我的感情都不肯壓抑,聽其儘量發展,發展的結果,常常得意外的調和。”《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第315頁。他們的體驗證明了感情活動的上述特點。
1 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以上我們論述了創造心理中的意識與潛意識的矛盾,這種矛盾也可以說是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的矛盾。在論述中,我們充分肯定了潛意識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但肯定潛意識的作用,並不等於否定意識、否定理性,如像有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時至今日,潛意識所以常常遭到非難、非議,就是因為它被認為是違反理性原則的。有人甚至說:“有人說創作僅僅是潛意識活動,那麼愈是白痴,愈是沒理性的瘋子之類愈有資格創作出最好的作品。”這純粹是誤解。在對理性的認識上,我們和有些評論家是有分歧的。我們認為,什麼是理性,什麼是反理性,這是需要作具體的、科學的分析和深入研究的。*深刻指出:“理性永遠存在,但它並不是永遠存在於理性形式之中。”轉引自《康德傳》第92頁。我認為,潛意識之中有潛在理性,只是沒有意識到。沒意識到有“理”,不見得就沒理性或反理性,而意識到有“理”也未必就符合理性。有沒有或反不反理性不能以能否意識到為劃分的惟一標準。所以我們強調潛意識的作用,決不等於反理性,我們反對的只是那種透過自覺的形式強加給潛意識或情感活動和創作心理的外在的所謂理性。比如走路,我們走路自然是符合力學規律的,但並沒有想到這些規律,如果只有想到這些規律,並且在這些規律的指導下來走,那我們就一步也不能前進了,這番意思上面已經說過很多。事實是,如果每一步履,每一呼吸都要受意識和理性的決定和支配,那肯定是生理缺陷。行走、呼吸、目視這些基本功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只有在運轉不靈的情況下,大腦才得到警報,才意識到器官出了毛病。詹姆士引一位醫師的話說:“不到疾病把脊髓的功能妨害了的時候,要一個人覺悟他受賜於脊髓的自動作用很多,那是不可能的。”《心理學原理》第13頁。魯迅說得好:“人必有所缺,這才想起他所需。窮教員養不活老婆了,於是覺到女子自食其力說之合理,並且附帶地向男女平權論點頭;富翁胖到要發哮喘病了,才去打高爾夫球,從此主張運動的緊要。我們平時,是決不記得自己有一個頭,或一個肚子,應該加以優待的,然而一旦頭痛肚瀉,這才記起了它們,並且大有休息要緊,飲食小心的議論。”《魯迅全集》(四)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390頁。魯迅在談到漢唐時代的藝術風格時指出:“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人也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