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連線。我們還獨創了“華爾街觀察員制度”。每一場直播都有驚險發生,技術問題也是在所難免。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就是世界上所有新聞媒體的工作常態。
23、幽默贏天下
跟西方社會打交道,得到他們的信任和認同,靠的是各種遊說和演講。奧巴馬,五年前的一個“大居委會主任”(munityOrganizer,原意為社群活動家),五年後當上總統,一路上全憑一張嘴說。說服自己黨內成員推舉他,說服儘可能多的選民支援他,說服別人希拉里不如他,直到今天,還在不斷說服美國老百姓相信他。
西方人習慣的語言風格之一是幽默。高階的幽默需要睿智,也需要自信和氣量。在華盛頓,政治圈的朋友之間開玩笑會說:“你嚴重傷害了我的感情。”據說這話的出處來自中國。在外交場合,我們給人的印象是,中國人的感情特別容易受傷害。
幾年前,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在“中國外交論壇”與網民交流,一位網友問他:“如果別人說你長相不敢恭維,你怎麼想?”他從容回答:“我的母親不會同意這種看法,她是一位山東農村的普通女性,曾給八路軍做過鞋。她對我的長相感到自豪。”
幽默的李外長,感情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這個小故事後來廣為流傳。設想如果是在國際場合,這樣的回答能給中國加多少分?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兒子2008年5月從耶魯畢業,他應邀出席畢業典禮並發表演講,最後一句話挺有意思。他說:“我兒子畢業前夕,一個社團邀請他參加裸體聚會(NakedParty)。”觀眾大笑,布萊爾故意停頓了一下,“在這裡,我要感謝耶魯社團對他發出這樣的邀請,也感謝我的兒子,因為他沒有去。”
陸克文也很幽默。2008年訪華期間,他在北大全程用中文演講,開場白就是:“女士們,先生們……學生們,你們為什麼都在這兒呢?不上課?功課都做完了嗎?”臺下那些被學校組織來捧場、肩負著“提問任務”的學生哈哈大笑。緊接著他又說:“校長剛才說我能說流利的漢語,這是客氣話,我的漢語越來越差。中國有個說法,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外說中國話。”談到即將到來的北大110週年校慶,他又有幾分頑皮:“北京大學的歷史真是比澳大利亞聯邦的歷史還要長三年。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有名的大學,別告訴清華大學。”當一位同學問他,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關係,他更是回答得十分地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小時候,我父親每年都訂《諷刺與幽默》,我是看著它長大的。邊看邊笑,笑過後還有回味。於是我知道,除了拉近距離,幽默對於化解尷尬也是最好的方式。
紐約有家著名的沃爾多夫·阿斯托利亞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國家領導人訪美時經常下榻於此,1896年李鴻章訪美也是在這裡接受了《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專訪,在好萊塢電影裡,只要有關於紐約的場景,幾乎都會出現這家酒店。
一次,耶魯CEO峰會在這裡召開,雲集了全美國的媒體大腕兒,比如時代華納全球CEO、《華爾街日報》主編等。論壇主持人傑佛瑞·桑尼菲德(JeffreySonnenfeld)是耶魯商學院副院長,也是我的老師和好朋友。他不經商量就把我也推上了臺。好在美國人不講究長幼尊卑的序列,我這個混入一群大人物的小記者,倒也不算突兀。
那天的話題是媒體與經濟。進行到一半時,主持人突然向臺下一位美籍華人提問:“你知道芮成鋼先生的老闆是誰?”
我愣了一下,怎麼把話題扯到我頭上來了?
那人回答:“CCTV。”
主持人步步緊逼:“CCTV的老闆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