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種概念,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中國人你全盤照搬的話,有很大的弊端。舉一個例子吧,比如說基督教,基督教在西方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很純粹的精神信仰,到中國來之後呢?就好象有一點變質的感覺。比如基督教說等待神,或者神給我幫助,但是中國人一信賴吧,就消極了,我就天天坐那兒等,等上帝給我一碗飯,上帝給我衣穿,給我住的。你自己不積極去行動,這樣的話就產生很壞的影響。

王少農:你這個例子非常好。我們的信仰不是等待,(李一宇:對)或者說他不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安慰。如果信仰僅僅是安慰的話,就不叫信仰。因為信仰不僅僅是安慰,甚至會打擊我們,要我們正視自己。所以如果僅僅把信仰理解為安慰,那是很膚淺的。或者理解為消極的等待也不對,要說等待那也是一種很積極的等待,人應該自己去尋找。

李一宇:上帝給人安慰,但是更多給人痛苦,讓你在痛苦當中成長,尋找一種真正的信仰。我覺得咱們中國人真正的信仰都在於萬物之源那個道,而且中華古道,以前有文化可以證明的,差不多有萬年曆史,並不是像以前說的四千年文明或者五千年文明,可以源源推到一萬年前,伏羲、女禍那個時代,甚至還可以更久遠。

王少農:真正的信仰,在你來說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七 李一宇:要用歌聲來滋養我們民族乾燥的靈魂(2)

李一宇:真正的信仰在我看來第一個是與道是和諧的。因為萬物都從道生髮出來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道和諧的。然後呢,它與自然是和諧的,與我們身處的宇宙是和諧的,然後呢與自己的內心也是和諧的。它是和諧的統一。

王少農:今天下了北京的第三場雪,第一場雪從報紙上看是人工降雪,但是那天給我同樣美好的感覺,那晚的香山成了雪山,香爐峰的燈光彷彿天宮。我仰頭看玉皇頂,思飛天外。還有那天我辦事也很順利。所以我最近在思考自然的問題,像我們的人工降雪,其實是把自然推進了一步,或者是提前實現自然,我認為像這種有益的人工,它也是一種自然。大家都說自然是“自己使然”,忘了是有力量在背後推動。又有人說自然是“自由使然”,要知道自由本身是不自由的,世上沒有莫明其妙的自由。

李一宇:對,老子不是說過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個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自然生成的,必須向自然學習。

王少農:對,自然絕對不是消極的運動,而是一種積極的運動,也就是說自然是中國最好的概念,自然裡面包含著創造。

李一宇:一定是包含著創造,人本身就具有創造力,包括自然的東西。人的所有的活動,也就是自然的活動。只不過我們要順應其規律,道執行的規律,我覺得是這樣的。

王少農:對,你剛才談到信仰是和諧的統一,能不能再講一講?

李一宇:因為我寫詩嘛。就比如說我寫詩,肯定是內心有感,看到萬物以後呢,我內心有感而發,這個發,然後我透過那種比較精練的文字來表達,那麼,這樣形成的詩它就是和諧的。如果你看到萬物,內心沒有感,你強行把它寫出來,那麼就是不和諧的。我想信仰也可能是這樣的,因為我覺得過份強調信仰沒有必要,我覺得所有的宗教已經到了一定的信仰,只不過形式不太一樣,我們沒有必要限定,張三你必須信仰什麼教,李四你也必須信仰什麼教,這樣的話就缺少一種氛圍了。因為現在宗教是可以選擇的,中國的道教、佛教、基督教,我覺得是多元的。如果你個人的氣質,還有你成長的經歷、環境適合道教,那你就可以信仰道教;佛教對你有感染力,那你不妨信仰佛教。這樣就是一種和諧。

王少農:但是依靠任何一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