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匆離開的阿史那仲律冷嘲熱諷。
“朔方杜大帥親自駕臨,阿史那施還自恃自己是拔悉密監國吐屯,躲在後頭不露面,簡直是膽小鬼!”阿布思重重冷笑了一聲,隨即就猶如老熟人似的和杜士儀行禮打招呼,這才鄭重其事地說道,“杜大帥能否給我倆一句準話,此來究竟是為何?”
杜士儀瞥了一眼身邊的僕固懷恩,見其正死死盯著父親乙李啜拔,這父子倆分別多年,顯然是不能說話互相看看也好,他剛剛避而不見阿史那仲律,眼下卻對阿布思很是客氣:“很簡單,突厥內亂多年,陛下已經行文我朔方節度使府和河東節度使府多次,問及是否能招撫混戰不休的各部,儘快安定漠北局勢,把突厥可汗之位定下來,免得進一步惡化。”
阿布思登時眼睛大亮:“大帥既是為此而來,我同羅部和僕固部推選先前的左殺判闕特勒之子烏蘇特勤!”
乙李啜拔見僕固懷恩不似當年的青澀,心頭正欣慰無比,聞聽阿布思此言,他立刻收回了舐犢之情,鄭重其事地說道:“不錯,阿史那施雖是先前毗伽可汗的侄兒,可他既是外放拔悉密監國吐屯,而不是出任左右殺或是葉護,那就證明他的才能不足,沒有資格繼承突厥汗位!”
杜士儀見兩人異口同聲,不禁似笑非笑地說道:“二位所言,興許有理,但我如果說,此次遠道而來,不但是為了調停,卻還有一樁職責,那便是使如今的東突厥可汗如西突厥十姓可汗那樣,由我大唐冊封呢?”
即便乙李啜拔早年北歸的時候,聽從杜士儀的意思給李隆基上了那樣的奏疏,早就知道大唐重控漠北之心不死,可此刻聽到杜士儀連大唐冊封西突厥十姓可汗這種舊事都搬出來了,他的面色也不禁不太好看。而阿布思就更加震驚了,他幾乎是瞪大了眼睛質疑道:“杜大帥莫非是在招降我等!”
“為何不能?如果我沒猜錯,當初判闕特勒雖說倚重你們,可也對你們不無提防吧?我確實是代表陛下前來招降,只要爾等上表降附,那麼第一,陛下不止會冊封可汗,也同樣會冊封你們。第二,異日若你們推舉的那位可汗倒行逆施,你們萬一有所不敵,朔方和河東都會出兵相助。第三,想一想從前突厥復國之後,對鐵勒九姓來說,得到的是屈辱,還是好處!”
杜士儀說到這裡,見乙李啜拔和阿布思全都沉默了,他便看著身邊的僕固懷恩道:“懷恩,你先送你父親和阿布思一同回去。”
乙李啜拔這才第一次開口問道:“大帥兵臨閻洪達井,難道並不是立時三刻要一個答案?”
“烏蘇特勤人不在此處,拔悉密等三部也只是派了個阿史那仲律來,人沒有到齊也是枉然。我若是此時強留二位,回頭拔悉密那位監國屯阿史那施一時昏頭大軍攻殺,同羅僕固恐怕就要損失慘重,難道你們不是這樣認為的?當然,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杜士儀直接把自己的話給說了,阿布思登時啞然。他有些躊躇地看了一眼乙李啜拔,見對方點了點頭,顯然同意讓僕固懷恩領兵先把他們送回去,他就少不得說了兩句不太嫻熟的敷衍話,等到風馳電掣地離開了那給人帶來無窮壓力的朔方兵馬本陣,他方才稍稍放慢了速度,拿眼睛去瞧僕固懷恩所部兵馬。這一看之下,他不禁心中悚然。
同羅也好,僕固也好,全都是騎兵突出,素來乃是鐵勒九姓中的強部。也正因為如此,即便時而降附突厥,時而降附大唐,兩部一直都保有相當的實力。之前乙李啜拔帶著三千餘青壯北歸,統合了原有的漠北僕固部,歷經三年已經把上上下下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麾下兵強馬壯。可是,僕固懷恩統帶的這些兵馬,看上去也是出自僕固部,精氣神比其父麾下兵馬竟還尤有過之,甚至能夠做到目不斜視!
可這些疑問他來不及多想,畢竟,若是拔悉密等三部突然不管不顧率軍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