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微,就算布哈拉熬過了這一場大難,接下來也很難在和大唐抗衡了。”
薩拉曼尼聽著覺得有理,便採納了宰相的建議,向寧遠方面派出使臣,從解蘇到寧遠道路難走,一時之間也難以來回,但俱密的將領是都尉賀子英,他來之前郭洛已有囑咐,一聽薩拉曼尼有意投靠心中一喜,馬上派遣使者入解蘇表示會全力協助解蘇對內鎮壓叛亂、對外協理防務,並許諾他的兵馬不會在薩拉曼尼沒有邀請的情況下進入解蘇,但同時又表示希望解蘇能夠負擔起保護通往怛沒城商路的職責來,同時開放對寧遠的商道。
薩拉曼尼得到了這個許諾之後,又見唐軍果然沒有繼續西進的意思,心放了一些,但對賀子英的要求還抱著質疑,問宰相,宰相道:“這是極大的好事,唐騎不進解蘇,我們卻可以背靠大唐的威勢加強我們的力量。當初布哈拉讓我們這邊對東面嚴加防範其實就是想要防止大唐的滲透,又想將絲路壟斷在北面,但對我們來說,服從布哈拉和服從大唐沒什麼區別,絲路開通對我們更是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夠善用局勢,將來或許還能取代薩曼王族,恢復我們波斯國往昔的榮光呢。”
薩拉曼尼聽得怦然心動,果然放鬆了對商人進出的阻截,並按照賀子英的請求保護起了怛沒城到解蘇之間的道路。從怛沒城再往西的話,渡過烏滸河可以直接延伸出薩曼境內,乃是一條可以替代布哈拉至寧遠的絲路幹道。
解蘇的這一行動以及接下來郭洛的反應一直持續到天策三年開春彼此才有商旅往來,但這個訊息卻早在秋季就已經傳到涼州,與此同時,郭汴在揭羅城站穩腳跟以後,透過天竺的中轉商人購買到了一些天竺世界的貨物,也在秋季轉運到了馬鞍山口,從馬鞍山口再往東便是疏勒、莎車。
以前河西走廊來的貨物主要走疏勒,經葛羅嶺山口、寧遠、西鞬、撒馬爾罕、布哈拉一線向西銷售,如今撒馬爾罕與布哈拉陷入困境,這條商路斷絕,從疏勒到高昌,從於闐到敦煌,再到涼州、蘭州,所有商人不喜歡北庭打仗因為往北商機有限,所以短視的商人集團對這場戰爭並不支援,只有少數的大商人看到天策軍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消除隱患,但能有這等眼光者安隴境內的商家寥寥可數,如果不是張邁親自出徵到了前線坐鎮,只怕此刻早已有了反對的聲音。
但是,這些商人卻都怕絲路斷絕,所以薩曼一出事,疏勒、于闐、龜茲、高昌、甘州、涼州、金城等商貿重鎮馬上就發生不景氣的反應來,商人的投資態度也轉入消極保守。
不料山窮水復之後卻現柳暗花明!通往西面的絲綢之路竟然出現了另外一條幹道,而天竺地區的商路竟然也“打通”了!馬鞍山口的地位登時變得重要了起來。
其實此次天竺運來的貨物數量有限,解蘇所搭建的商道在目前的情況下也還存諸設想,但在鄭渭的操控下,河西地區卻湧起了一股開闢新商路的暗潮來,商人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後方發生的這些事情,在前線只有張邁比較關注,併為郭洛所埋伏筆一步步起到出乎意料作用而讚歎,但楊易是不管這些的,隨著八月的到來,北庭的局勢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必須全身心地來應付這場戰爭。
連楊易都未能分散注意力去關注天山以南的事情,郭威就更加沒心思去理會,他的視野又比楊易要集聚得多!他所看到的就是烏宰河中游的攻防。
明威軍一千人駐紮在烏宰河東,烏宰河西更有一個八百人的騎兵營。眼下薩圖克的大纛已經抵達距離烏宰河一百多里的白楊河西岸,也就是說,烏宰河西岸的這個騎兵營離回紇人的中軍已經不到八十里!回紇人的大軍隨時會撲過來將之吞併!
楊易個性剛強,他絕不因此而畏縮,即便是在最前線的營寨,騎兵也必須每天出巡,唐軍的騎兵出營就像吐出火舌一般撩著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