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和睦)!’

據聞,為了省去糾葛,子臧已逃離曹國,到宋國流亡去了。如此一來,恐怕諸侯不得不繼續讓公子負芻當曹成公了。”

趙武拍拍手:“(公)子臧好高風亮節……好吧,君上終於穩定了曹國,我看戰爭就在今冬明春之間了。好在我們的射手御手也都到了,後天我去見見那些人,春耕就由師修安排吧,另外,家裡的‘經營’由東郭離負責,我們以前討論過的發展養蜂,發展果木養殖,還有釀酒的活兒——就由師偃全部負責。

這一年,我打算每天上午進入軍營,好好學一學戰場保命的技巧。下午則用來出遊巡視;我準備用一個春天的時間,把領地內的山林都走遍,查探一下領地內的情況……”

諸位家臣一起躬身答應:“主(上)如此勤勉,是家族的福氣,下臣當做好自己的工作,請主(上)只管放心、”

此前趙武已經與家臣們討論過許多次領地發展計劃,弄得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該做的,故此一番春秋禮節後,眾人散去,各自按部就班的照計劃行事。

數天後,趙武接見了齊策帶回來的人才,稍有點遺憾的是:伯樂身份太高,趙武這個小領主招攬不起。而伯樂之所以答應來趙地,是對趙氏名聞天下的養馬技術早有垂涎,當然,他也只打算與趙地短暫交流一番。

與趙武初見面時,伯樂只是閒閒的答應——“且在趙地居住三兩年。”……然而,與趙武交談幾句後,伯樂馬上發現,眼前這位趙氏當家家主趙武,他在養馬方面是個純粹的棒槌。不僅全然不知戰馬的習性,甚至還分不出公馬母馬,讓伯樂大感失望。

心中轉悠著告辭的話語,伯樂無意識地望向戰馬。猛然間,他眼前一亮——

他看到了馬背上的馬鞍。精通戰馬習性的伯樂立刻發現馬鞍將帶來的劃時代變化,他指著馬鞍問:“這東西,大概是用來騎乘的吧……嗯嗯,很不錯的想法。傳言趙氏對馬匹的應用別有一套心法,今日一見,果然!”

趙武憨憨地笑著,心裡只在吶喊:伯樂啊。你說後人說到伯樂,會不會提起我與伯樂的會面……

嗯,那麼,我是不是一不小心,把自己寫入了歷史。

“這東西是我發明的”,趙武大言不慚的將自己的剽竊說成發明:“沒錯,這東西由我發明……你還應該看看我發明的其他東西,比如馬拉犁。我對馬韁繩的綁法也有所革新,還有馬蹄鐵……不過,很慚愧,目前這些技術還不成熟,需要在應用中不斷改進。”

“應該的應該的”,伯樂擺擺手,隨意地說:“一種新技術的誕生,怎麼也該有數百年的完善與革新。能想到對舊技術進行改變,這已經屬於心思活躍了,再能知道新技術不完善,那就更加了不得了。

了不得啊,天下人人都知道馬匹的應用,卻沒有像趙氏這般,花如此多心思用來完善其法,看來,我是該好好與武子交流一下……”

“我還想到了馬匹的育種”,趙武得意的說。

ps:求票,懇求讀者多多推薦,多多收藏,拜謝了!

第三十一章 伯樂我有,壓榨為主(上)

伯樂是誰,那是“中國第一良種專家”,在中國歷史上,他第一個認識到種群的優劣性,並以擅於識別良種而著稱:“我認為,馬匹應該分不同用途,進行專門的培養。比如戰馬,拉戰車的馬匹需要強大的拉力,對速度不太追求,所以我挑選骨骼粗大,能吃苦耐勞的馬匹進行專門的培育,這種馬匹也適合長途騎乘。

而戰場上,用於單騎走馬進行衝鋒的戰馬,速度是第一位的,另外,馬上騎士披甲持戈,這種戰馬也需要一定的負重能力,所以我選用擅長奔跑的馬匹……伯樂先生,你應該看看我選出的良種衝鋒馬,我命名為紫騮一世、赤兔一世等等,相信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