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黨翻了個白眼:“難道你參加一場大戰,從頭到尾,自己的刀上不沾一點血?”稍停,潘黨又低聲抱怨:“再說,這是戰場,我自己還要應付層出不窮的敵人,還要讓敵人不靠近你身邊,容易嘛?”

趙武回了個白眼:“咱可是領主耶!手下一大票屬民,幹嘛親自動手。咱能不操勞,絕不親自動手!”

戰爭進行到這裡,勝負已經毫無懸念,一群老虎對付一群羔羊,本來也沒有什麼懸念。戎人集結的大軍受到了趙武精銳騎兵的突擊後,後方失守。前方陷於鏖戰狀態計程車兵撤不下來,等到趙氏步兵完成了渡河,戎人只剩下投降的工夫了。

打掃戰場後,師偃趕來彙報:“我們已擊殺了小戎國國君伯氏,大戎國國君仲孫氏北逃。”

師偃遺憾的咂了咂嘴,彷彿對結果不滿意。趙武聽了這話眉開眼笑:“逃的好,逃的好,活的仲孫氏比死了的有用,逃跑的仲孫氏就更珍貴了。他不逃,我們怎麼能獲得在此駐軍的權力。”趙武的最後那句話一說,原本對趙武有點不滿意的師偃恍然大悟,他豎起大拇指,情不自禁地說:“高妙!”

趙武的封地以霍城為終止,他北上墾荒,是因為從戎人部落手裡購買了一些土地,想用墾荒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糧荒。但從封建規則上考慮,他沒有資格在霍城之北駐軍。然而,如果他的農莊受到攻擊,情況則不同了,攻擊後趙氏宗族發動報復行動,主兇未曾搜捕歸案,為了搜捕罪犯,趙兵長久的駐紮在霍城之北,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都合理合法。

其實,趙武在此不過套用了美軍佔領阿富汗的智慧。

潘黨也不知道阿富汗,師偃誇讚完,潘黨馬上也領悟過來,他也隨口誇獎:“沒錯。仲孫氏逃了,我們反而有藉口在此駐軍了。頭叮囑兒郎們一下,讓他們在搜捕仲孫氏的時候不必過於認真,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他四處逃亡。”

第八十五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

稍停,趙武又搖搖頭:“不好,仲孫氏畢竟是大戎的國君,讓他逃出去,大戎的部落無形中等於有了精神領袖。昆,這事還要你去辦,馬上派遣一隊人馬追上仲孫氏,我要你悄悄的把他殺了,就地掩埋,而後,對外宣稱未曾搜捕到。唯有死了的仲孫氏才能讓我們放心。這樣,我們可以借那死鬼的名號不停的招攬心存不軌者,而後派他們一撥撥來送死,造成戎人反抗不斷的假象。站在明處的敵人比站在暗處的敵人好對付,只有讓敵人站在明處,才對我們有利。”

整個秋季,國君接到的訊息是:趙氏的軍隊駐守在草原,努力地“搜捕”戎人的國君。但實際上,自從箕河一戰後,趙氏武裝已經開始逐步削減當地兵力,首先是輔兵,在戰後宣佈服役結束,全部解散回家。接著是低等武士、軍官……。等到了冬季,真正駐守在太原之北的只剩下了五百輕騎兵。這五百輕騎兵早出晚歸,不停的做出搜捕戎人國君仲孫氏的努力。

與此同時,趙氏武裝為了更好的拉起“搜捕”的大網,已經強令歸降的戎人部落向南方遷移。那些同意遷移的戎人部落,在趙武的威逼下。被迫承認趙武為他們的“戎子(戎族的領袖)”。隨後,他們接受趙武的劃區自治。趙武給他們每個部落都劃分了固定的遊牧區域,規定他們最多飼養的戰馬與牛羊數目,禁止他們越出自家所屬區域進入他人領地遊牧。自此,戎人被迫進入了“定居”生活。

冬,趙武帶著親信進入霍城,他是回來主持家族事務的。秋收結束,他這個家主要回家接受封臣的敬獻,所以他提前收兵。

霍城城主霍達接到訊息,隆重迎接了自己的家主。就在此時,位於太原盆地之北的無終國(戎人之國)國君嘉父,派使臣孟樂翻山越嶺從小路來到晉國國都新田,透過魏絳向國君獻上虎豹之皮作為禮物,代表各部落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