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請求與晉和好。
聽了魏絳的彙報,悼公起初不以為然,答:“戎人六親不認而又貪婪無比,不如討伐他。武子在戎人那裡打了半年,我正考慮向大戎小戎增兵呢,理他們幹什麼?”
魏絳勸導:“眼下諸侯剛剛歸附過來,陳國人也是剛剛來與我們和好,但這種團結還很不穩固,諸侯們還在觀望。如果我們有德,大家自然會更加親密,否則,諸侯就會離散。假如我們這時勞師動眾增兵去打戎人,楚國人反而會趁機討伐陳國,我們國內沒有後備兵力,就沒有力量援救陳國了。那麼,我們就等於主動放棄了陳國。諸侯們看到我們無力庇護自己的附屬國,也一定會叛離我們。戎人是禽獸,但如果為了征服戎人而失去了中原,恐怕不合適吧?
聰明人一點就透,沉吟了一下,悼公轉回主題:“對戎人,就沒有比講和更好的辦法了?”
魏絳說:“我認為,與戎人和好有五條好處:戎人逐水草而居,看重財貨而輕視土地,我們可以向他們收買土地,而不用透過戰爭,此其一;與戎人講和之後,我們北方邊境沒有了威脅,百姓得以安心居住,農人得以安心收穫,此其二;如果連戎狄都事奉晉國,鄰國為之震撼,諸侯也會感到我們的國威而歸附,此其三;我們以德安撫戎人,不勞軍隊去討伐,不損耗軍馬戰具,此其四;借鑑后羿黷武的教訓,而以德服人,遠方的國家來朝,近處的鄰國安心,此其五。與戎人議和有這麼多好處,至今我還沒看到什麼壞處,所以,請君上再仔細考慮一下。”
悼公欣然採納,並同意派魏絳與各部落戎人定列盟約。
嘉父的使臣孟樂欣喜若狂,滿口的說打算將訊息儘快彙報給自己的國君,興高采烈的孟樂前腳走出國君的宮殿,士弱興沖沖的趕來彙報:“君上,趙武子有了訊息,少司寇府協同趙氏武士搜捕戎人盜匪,斬獲首級兩萬餘枚,繳獲戰馬不下十萬匹,牛六萬餘頭。”
士弱才說到這兒,悼公與魏絳一起跳了起來,悼公一腳踢翻了桌案,大呼:“上當了!”
魏絳想了想。回答:“也未必上當,君上還是等趙武回來,詳細詢問完再說。”
魏絳建議國君接受戎人的求和,是擔心戎人的勢力過大,晉國後方有這麼一個騷擾不斷的敵人存在,使得晉國不能專心圖謀南方。而國君答應戎人的求和,一方面是因為魏絳說得確實有道理,另一方面是悼公也擔心更北面的無終國插手太原盆地的事務,使得正在太原盆地剿匪的趙武面臨更大的壓力。
但現在他們才知道,趙武已經完成了掃蕩太原盆地的任務。依趙武那種財迷性格,不把便宜佔盡了他是不會撤軍的。現在趙武撤兵了,而且繳獲豐厚,說明太原盆地已經撈不到好處了,戎人的抵抗也已徹底粉碎。而士弱隨後的話證實了悼公與魏絳的猜測。
士弱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因為外交工作不是他負責的,他眨了眨眼,繼續彙報:“趙武子傳回來的情報很詳細,大致情況我們司寇府已經清楚了:小戎國君被擊殺,大戎國君出逃。如今我們的騎警隊與趙氏武士還在加緊搜捕。另外,新歸順的戎人部落大約有七十餘支,這些人目前正在霍城受降,並認趙武為自己的 “戎子”
少司寇趙武被這種家務事弄得,一去草原數月不回,雖然勝利,但也把國家正事給耽誤了。我接到報告已經斥責了他,命令他不要再糾纏於戎人事務,繼續動身向南方巡視,監察南方的司法實施情況。君上,你剛才說要召他回來詢問詳情,我認為:如果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不如等他視察完南方,再召他回來問訊。現在,我們首要的工作是安置那些歸降的戎人。”
士弱說趙武被家事糾纏,是在抱怨趙武發動了家族報復,並在家族報復中耽誤了太久的時間,以至於他沒能履行少司寇的責任。在冬季來臨前,未能完成巡視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