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屠城之後,早已萬物蕭條,百姓星散,這時遷都洛陽,是極其不合適的,畢竟首都不是將軍的中軍帳,打到哪裡,安營紮寨在哪裡。如果遷都成功,整個中央都要依賴桓溫的軍事保護,王朝就要受制於桓氏家族。但是朝廷裡沒人敢提出異議。雖然王述說明同意遷都的理由,但這個理由畢竟過於不負責,不能作準。

皇帝之死和桓溫遷都,兩件事看起來沒有瓜葛,但聯絡起來,意義就多了。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看看司馬聃到底怎麼死的:

第一種可能是桓溫做的手腳,這個可能性很小。桓溫雖然是前任皇帝的女婿,但勢力還沒有到達中樞,更何況宮闈。而且桓溫作為既得利益者,皇帝換人,朝中勢力重新洗盤,對他也沒有什麼好處。

第二種可能是朝廷權臣政變,這個可能性稍高。小皇帝在位的十七年,剛好是桓溫勢力崛起的黃金期,皇帝不可能不受桓溫的影響;另一方面皇帝的獨立執政,等於削減了朝臣權力。但這個理由也講不通,因為如果朝臣真有這心思,其後也不必立個20歲的司馬丕繼任,乾脆再立個兩歲的小王子更省事。

第三種可能就比較複雜。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大臣請皇帝決策,奏章其實是過場,一定需要事先的溝通,桓溫的動議,其實是摸新皇帝的底牌,給新皇帝難堪。

兩相比較還是朝臣動手的可能性高:第一,如果是桓溫動手,那麼以他的性格,他不會一下子就提出動議,顯得自己巴不得前皇帝早死似的。第二,桓溫這麼早就提動議,顯得他對新皇帝沒有什麼信心,而且他對前皇帝之死也有點小道訊息,擁護新皇帝的人,一般跟前皇帝之死脫不了干係,所以如果有人膽敢公然反對桓溫,那麼他就可以借題發揮,追究司馬聃之死,甚至可以“清君側”(後來,這個皇帝沒當多久,果然被桓溫給廢了)。

………【第二十二篇 司馬德文】………

晉恭帝司馬德文(386年…421年),東晉的末代皇帝。為晉孝武帝之子,晉安帝之弟。司馬德文最早封琅邪王,之後被封為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領司徒、錄尚書六條事等職。晉安帝被桓玄所廢時,司馬德文與晉安帝都居於潯陽;桓玄敗死後被遷至江陵。

桓玄之亂後,劉裕當政,司馬德文知道劉裕有篡位與殺害晉安帝的企圖,而且晉安帝本人不辨飢寒,司馬德文便隨侍於晉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馬德文因病出宮,劉裕才派人殺害晉安帝。劉裕本人有意自稱皇帝,但由於圖讖所言“昌明(晉孝武帝)之後有二帝”,於是劉裕為符合圖讖所言,便於418年改立司馬德文為皇帝,次年改年號為元熙。

420年六月,司馬德文禪位與劉裕,東晉自此滅亡;司馬德文被封為零陵王,421年九月,劉裕便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司馬德文享年三十六歲。司馬德文死後葬於衝平陵。

概述

398年,兗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對尚書左僕射王國寶等不滿而領兵反,司馬德文不得不殺王國寶來平息這場風波。399年,王恭、庾楷協同荊州刺史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等再反,叛軍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禦,王恭被殺。與此同時,在浙江、江蘇一帶孫恩的叛軍也非常昌盛。400年孫恩攻會稽,401年攻浹口、臨海、廣陵,晉軍多次戰敗。402年孫恩直接威脅建康,建康被封鎖,城內饑荒。

403年司馬德文親征桓玄,司馬德文數次戰敗。桓玄自封為丞相、太尉。同年孫恩為臨海太守辛景所敗,自殺身亡。404年1月29日(十二月庚申),桓玄殺司馬道子,從此成為東晉的主宰者。他於同年秋又自號楚王、大將軍。最後於同年12月31日,桓玄篡位,改國號為楚,史稱桓楚,貶安帝為平固王。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