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路,原本他是打算來長安求學,進入著名的政法大學求學,但是父親的病重打亂了他的計劃。
父親三十三歲得了自己這個兒子,自然是寶貝的不得了,從小就對自己非常好,竭盡全力也要讓自己讀上書,所以身體一直都不好,今年年初春天的時候沒有注意,感染了風寒,為了讓自己專心讀書心無旁騖,一直都不說,直到發高熱昏倒在地家人才知道父親患病了,連忙去了縣裡面的醫院找醫者,醫者看了之後卻搖搖頭,說來的太晚了。
當時整個張家都嚇傻了,張柬之更是如此,哪裡還有心思讀書,一家人連夜帶著父親進入襄陽城找到了襄陽醫院的院長,請他為父親診治,老院長盡了力,讓父親退了高熱,但是父親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個病也拖了一段時間,現在身體扛不住了終於爆發了,恐怕很難扛過去了。
幾日之後,老院長表示無能為力,最多不過三個月之期,父親得知以後,把張柬之叫到了床邊上,說這一輩子沒什麼遺憾,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親眼看著張柬之透過科舉成為官員,如果可以看著張柬之成為官員,那麼自己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張柬之不是不知道父親這樣的要求是很勉強的,自己只有十五歲,參加不了科舉,就連縣裡面的推薦書和證明書都是擺脫了很多人用了孝子的名義得到的,結果到了長安城還被拒絕了。
萬念俱灰之下。張柬之得到了指點,得到了蘇侯爺的幫助,現在一切都有了一線生機,張柬之怎能不高興,怎能不慶幸?
但即便如此,進入侯府這種事情張柬之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他聽說過薛仁貴薛大將軍的故事,那就是蘇侯爺從軍事大學的報名大會上發現的人才,然後蘇侯爺把當時還是一個平民的薛大將軍帶到了自己的府上,結果促成了蘇定方蘇大將軍和薛仁貴薛大將軍的師徒情份,還有今日的軍校雙雄之一。
軍校雙雄的另外一個現在是蘇侯爺的妹婿,據說也是蘇侯爺把他丟到了軍事大學裡面培養出來的,軍事大學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政法大學相比起來則少了不少傳奇色彩,但是大唐從貞觀八年以後的所有新的官員裡面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從政法大學裡面出來參加科舉考試並且透過的學子。
政法大學裡面的學子幾乎就是預備官員。參加科舉考試考取自己心儀的職位,然後上任,去遙遠的邊疆磨練自己,最後成為國家棟梁,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大唐的官員都要從民間選拔了,就算是高官子弟權貴子弟,當官的途徑也是一樣的。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新的官員一定要去邊遠地方歷練才可以。
就他的聽聞而言。他聽說蘇侯爺也是出身寒門,偶然間遇到了朝廷征伐突厥的大軍,於是機緣巧合之下立下了大功,這才步入仕途,憑藉自己的才能步步高昇,以二十一歲的年齡成為了一等侯爵和縱橫部左侍郎。位高權重,當初就有少年宰相的稱呼,皇帝非常倚重蘇寧,很多的朝政和朝廷的改變都是蘇侯爺提出的策劃,大家一起完成的。
而蘇侯爺本身是一個很和藹的人。由於出身寒門,所以對待平民百姓比較溫和,沒有豪門子弟的那種鼻孔朝天的勁兒,而且也很喜歡提拔同樣出身貧寒卻非常有才華和理想的年輕人,從當初的薛仁貴王玄策再到如今的海州刺史劉仁軌,但是蘇侯爺覺得一個一個來太慢,所以一千個一千個的來,搗鼓出了軍事大學,並且剷除了山東豪門的勢力。
蘇侯爺的名聲在長安和他的封地三原縣都很好,據說三原縣他的佃戶和三原縣很多居民都給蘇侯爺建立了生祠,因為蘇侯爺給他們帶來了做夢都想象不到的日子,因為蘇侯爺的存在,所以什麼新政策都在三原縣最新實施,而實際結果證明蘇侯爺往往都是對的,所以三原縣的人是全大唐第一批富裕起來的人,吃肉,吃米飯,喝酒,無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