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今ri不是朔望大朝;不用由那比大明宮含元殿更巍峨壯闊的龍首道;上那武則天當初引以為傲的明堂;也就是如今的洛陽宮乾元殿;這折騰也少一些。在寒風中入殿朝參;前前後後約摸一個時辰多一些;朝會終於到了末尾;接下來扈從皇帝離去;廊下賜食;熱湯熱餅管飽;再加上門下省就在左近;他頂著風回到直房的時候;總算是身上還有些熱乎氣。

一想到接下來每天都要經受如此折騰;他忍不住打心裡生出了幾分畏懼。然而;如今是別人都恨不得能夠riri上朝常見天顏;他這話對誰都沒處說;只能在心裡嘀咕嘀咕算完。而更加重要的是;他的手頭還壓著一篇被“寄予厚望”的文章。如此幾ri下來;竟還是姜度不知道從哪兒得了訊息;直截了當往他在觀德坊的私宅送了好些自從武后設立拾遺補闕之職開始;歷任這些官職的名人奏疏抄本;也不知道從何得來。

左拾遺的職責;他曾經仔仔細細地研究過;王容又轉達過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評判;再加上這一兩ri他啃的奏疏;他心中已經有了一點底子。這一職官是武后年間方才開始有的;出任的那些前輩們除了有陳子昂這樣的著名詩人;也有張九齡這樣的文人雅士;因而對於文辭雅麗的要求極高;竇先等人辭之以文采不夠;不過是一個託詞;想考較考較他才是真的。正因為如此;容不得半點馬虎。

磨墨良久;他方才取筆蘸墨;攤開一張小紙箋;落下了最初的幾行字。

“左右拾遺補闕;為則天皇后當年所置;riri得侍君前。因名及義;天子近臣;於駕前供奉諷諫;拾遺補闕。凡朝廷政令;措置舉事;若有不便於時;有不合於道者;小則上封;大則廷諍。”

這是關於拾遺的職責所在;他頓了一頓;這才繼續寫道:“其選尤重;其秩卻卑。然重選卑秩;非見輕士;而見重諫也大凡人之常情;位高則貪位;身貴則惜身。貪位則偷合眾議而不言;惜身則苟容上峰而不諫;此必然之理也。故拾遺之置;所以卑其秩者;使位未足貪;身未足惜也。所以重其選者;使上不忍負君恩;下不忍負民心也。”

覺得這番話已經差不多了;他不免擱下筆思量如何展開結語;突然眼睛一亮;當即奮筆疾書將腰腹到結語一氣呵成。短短二百餘字從頭到尾看下來;他隨手改了幾個不妥的字;繼而謄抄好了;等其墨跡晾於便欣然拿著站起身送到了竇先跟前。

“竇兄;前幾ri所囑之文已成;請君評鑑。”

jing彩推薦: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零五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

read_content_up;

想要官拜拾遺補闕;雅有文詞幾乎是先決條件。御史乃言官;拾遺補闕是諫官;時時刻刻都會遇到需要上書諫諍的情形;因而文詞不佳者決計無法勝任。杜士儀此前固然名聲斐然;可對於這些幾乎都走過那條科舉制舉之路的左拾遺來;考較新同僚是否名副其實;是否有資格躋身拾遺這一諫官的行列;這幾乎是一個慣例了。

於是;杜士儀到竇先面前如此一;四座其他三人立刻都聚了過來。

“奇文共欣賞;倒要拜讀杜十九郎的美文”

“竇兄不若直接讀給我等聽一聽如何?”

在這七嘴八舌的聲音中;剛剛一掃之下;已經差不多看完全文的竇先不動聲sè瞥了一眼一旁的杜士儀;也就沉聲誦讀起了全文。待到腰腹處;他微微一頓;這才欣然誦道:“夫位不足惜;恩不忍負;然後能有闕必規;有違必諫;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病無不言。此國朝置拾遺之本意也。臣本樊川豎儒;歲方任萬年尉;豈料聖意擢居近臣;得與諸文詞雅麗之前輩為僚友;不勝惶恐……”

前頭是闡述拾遺之職位卑選重的原因;後頭則是盛讚門下省諸左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