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就是說要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衛中華民族。近年來,每逢清明節,我國人民紛紛來到黃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謁這位民族之祖。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大陸,差不多也都要到這裡來尋根,表示後代對祖先的敬意。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悠悠五千年過去了,黃帝的形象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為人類作出更多的貢獻。

因此,把有關黃帝的神話傳說和科學考古發掘資料結合起來,我們對黃帝的瞭解就會更加深刻與真實了。他當然不是神,而是遠古社會的傑出領袖,是在遠古社會發生巨大轉折變化時的英雄。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代。他的兒子有12個姓,說明當時還遺留隨母姓而不隨父姓的社會習慣,但他已經是中國歷史上首批出現的男性領袖。在他之前,社會組織的基本形式還是氏族部落或部族,在他領導下的“一統天下”,意味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部落聯盟或部族集團,為國家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黃帝不僅建立了國家制度的雛形,而且使中國原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歷史性的飛躍變化,從野蠻時代一下跨入了初步文明的時代,揭開了華夏民族文明歷史的第一頁,成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

·2·

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商紂王

毀了他自己也毀了商代江山的,還有他的另外一個大毛病,那就是好淫樂,圖享受,縱酒無度,沉迷音樂。自從他得到一個絕世美女妲己以後,這種習性就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紅顏禍水的傳說有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妲己亡殷”。相傳妲己以美色迷惑紂王,掩袖工讒,狐媚惑主,把殷紂王攪得魂不守舍,使得紂王沉醉於聲色犬馬,不理朝政,最後連好端端的江山也給弄丟了。因此,後人常以“紅顏禍水”來比擬以色亂政的後宮姬妾,而“剖腹觀胎”則成了歷代朝廷聞者足戒的警示。不過,國家滅亡,糾其原由,應首推國君的治國不力,把一個政權的滅亡完全算到一個女人的頭上是不公平的。

有一次攻打有蘇氏,有蘇氏為了和商交和,就讓大臣們到全國選美女,妲己就是這樣作為禮品而貢獻給紂的。還有的傳說妲己是在被其父護送入朝歌的途中,由狐狸附身而成為妖婦的。婦而為妖,似乎為商朝的滅亡找到一個理由。

紂王太寵愛妲己,當他第一次看到妲己的時候,心裡就想,有了這個女人,商朝的江山對我還有什麼意義。而妲己也著實妖冶動人,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她墨雲秀髮,杏臉桃腮,眉如春山淺黛,眼若秋波宛轉,勝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身段纖柔,動若弱柳含風,又天生會作嬌媚之態,令紂王喪魂落魄。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對妲己言聽計從。同時,厚斂賦稅,把殷都向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向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修建離宮別館、苑囿臺榭。他花了七年時間,在首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了一座佔地方圓三里、高達千尺的鹿臺。鹿臺上有巍峨的摘星樓、精緻的亭閣,比夏桀的瑤臺還要壯觀。他命樂師師涓作“北里之舞”、“靡靡之樂”等淫聲怪舞,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不理朝政,不祭鬼神。

他還特別喜歡吃肉喝酒,便學著當年夏桀的樣子,在宮院中挖了個大池子,裡面灌滿了酒,稱做“酒池”,據說酒裝滿後可以行船,又在池邊的林木上掛上肉塊,稱做“肉林”。紂王和妲己在“酒池”、“肉林”中盡情享受。

相傳妲己不僅荒淫狐媚,而且性情殘忍,慫恿紂王設計出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殘忍酷刑,以欣賞別人被凌遲折磨至死的情景來刺激自己的慾望。

有一天,紂王與妲己在鹿臺上歡宴,三千六宮妃嬪聚集在鹿臺下,紂王命令她們脫去裙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