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據史書記載,高宗不僅懦弱寡斷,而且身體不好,經常頭暈目眩,不能理事,政事均交武后處理。“上初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決定之。後性敏捷,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權與人主侔矣。”說她的權力與高宗相等還是輕了,其實實權是操在武則天的手裡,尤其顯慶年間以後,更是如此,以至與高宗並稱“二聖”,與皇帝無異。
但武則天專權日久,必然會從多方面產生問題:一是她自己一反過去卑躬屈膝的常態,作威作福起來;二是高宗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常常覺得很憤怒。再加上不久武后又懷孕了。而皇后的懷孕等於使高宗徒有虛名地過上了清心寡慾的生活。就在這時,皇后的姐姐韓國夫人又一次進宮來了。與皇上分別了8年的韓國夫人不愧是武后的姐姐,雖已年過四十依然楚楚動人。武后立刻知道皇帝和韓國夫人又恢復了關係。不久後,韓國夫人卻神秘地死了。武后則果斷地改變了後宮妃嬪的名稱,等於把這些有名無實的妃嬪全部取消改為侍奉帝后做事的女官。
高宗對此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連反駁的勇氣也沒有。從此,他深厭武后,並開始對韓國夫人的女兒、武后年輕貌美的甥女魏國夫人感興趣。魏國夫人相信是姨母害死了自己的母親,於是存心報復,故意挑逗高宗,博取其歡心。高宗因失去權力而倍感寂寞,終於和年輕美豔的魏國夫人發生了關係。魏國夫人迫切地要求高宗正式封她為貴妃,武后表面上不加阻止,但很快魏國夫人就在武后親自參加的一次武氏家宴上中毒死去。
武后誣陷說這是武惟良等親屬投毒欲殺害自己,卻錯殺了魏國夫人。於是,武惟良等人被立刻處死。這些過去曾惡待過武則天母女的武氏親族連同武后的小情敵一起全部死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高宗授意宰相上官儀起草詔書,要把武則天廢為庶人,上官儀正想如此,就欣然從命。
武則天安插在上官儀身邊的暗探見事不好,急忙跑去告訴武則天。武則天當即跑到高宗那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居然說服了高宗,使高宗覺得武則天的行為情有可原。高宗心一軟,就說自己本無此意,是宰相上官儀先提出來的。於是,武則天就使人誣告上官儀與過去的太子李忠一起謀反,上官儀、上官庭芝父子被處死,上官儀的妻子及女兒上官婉兒沒入宮廷為奴。李忠被賜死於黔州。
從此以後,高宗更加依靠武則天,每當上朝,武則天總是垂簾聽政,黜陟、生殺之權皆歸中宮,天子唐高宗只做了武則天的應聲蟲而已。
武后對反對自己的人絕不手軟。周王李哲的王妃趙氏說起來還是武后的親兒媳,母親長樂公主是高宗的姑母。由於她常和母親安慰高宗,難免說出不滿武后的話來,被武后下令廢妃,活活餓死。
674年8月,“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至此,長達十幾年的皇后——太子權位之爭以武則天的完全勝利而告終結。這場勝利,決不僅僅是武則天一人的勝利,也代表了一定的歷史性的轉折,因為代表寒門庶族地主的政治力量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場鬥爭中,王皇后——長孫無忌一邊是一百多年形成並延續的門閥士族地主力量的代表,是部曲佃客制經濟的代表;而在武則天——李勣的這一邊,是新進的寒門庶族地主力量的代表,是契約佃農制經濟的代表。武則天的勝利,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庶族地主的勝利,這次勝利標誌著魏晉以來四百多年由門閥士族掌握國家政權的歷史結束了,而新興的地主階級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