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坐一趟火車來的,俗話說得好,老鄉見老鄉,兩 眼淚汪汪,你看我這眼淚都快流下來啦……〃

〃少套磁,有事兒說事兒。〃蔣碧雲乾脆地回答。

鍾躍民不屈不撓地說:〃得,不說老鄉,咱們總算是鄰居吧?兩個宿舍挨著,中間不就隔著 一堵牆麼?《紅燈記》裡李奶奶那句臺詞是怎麼說的?拆了牆咱就是一家人了,鐵梅那句話 說得更絕,你猜她怎麼說?她說不拆牆咱也是一家子……〃

〃鍾躍民,你油嘴滑舌說了半天,就是想蹭飯吧?〃

〃別說得那麼難聽,我只是想借點兒糧食,你看,一個是蹭,一個是借,這兩者之間有本質 的區別……〃鍾躍民嘟囔著。

蔣碧雲直截了當地拒絕:〃不借。〃

〃要不,算是高利貸吧,借一斤還兩斤,怎麼樣?〃

〃我不稀罕。〃

鍾躍民想發作又忍住,悻悻地走了。蔣碧雲望著鍾躍民的背影,臉上充滿了輕蔑的表情。

村支書常貴正坐在自家炕桌前吃飯,桌上擺著幾個窩頭,他和老婆孩子每人都端著一個大碗 在呼嚕呼嚕地喝著野菜糊糊。

鍾躍民在外面喊:〃常支書在家嗎?〃

常貴緊張地小聲說:〃快收起來。〃

婆姨飛快地把剩飯收走,常貴這才披著老羊皮襖走出門:〃是躍民呀,窯裡坐。〃

鍾躍民走進窯洞,常貴按照村裡的習慣用語寒喧道:〃吃了麼?〃

〃沒有,常支書,你吃了麼?〃

常貴顯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吃啥麼?我家斷頓啦。〃

鍾躍民似乎沒有料到,他愣了一下,欲言又止,他仔細地審視著常貴,常貴也若無其事地眯 起小眼睛和鍾躍民對視。

鍾躍民忽然笑了:〃既是這樣,那我就什麼也別說啦,常支書,明天我們去討飯,村裡還有 誰一起去?〃

常貴蹲在炕前,裝滿一煙鍋菸葉點上火說:〃把老弱病殘都帶上,這是規矩。〃

鍾躍民用哀求的口吻說:〃常支書,我們今天就有點兒過不去了,村裡能先借我們點兒糧食 麼?讓我們把今天先過去。〃

常貴不為所動:〃哪還有糧食?咱村的人餓上一兩天是常事,這不算啥,習慣了就好啦。〃

鍾躍民只好站起來告辭,他走到門口又站住,轉過身來:〃支書,咱村沒來過日本鬼子吧?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沒過黃河嘛,咱村到哪兒學的這套堅壁清野的功夫?〃

常貴裝糊塗:〃你這娃說啥?〃

〃沒說啥,支書,你歇著,我走了。〃

鍾躍民沒想到糧荒來得這樣快,也沒想到一旦糧食沒了,後果會如此嚴重。自從中午發現口 糧已經用光,一直到晚上睡覺,男知青們四處借糧,竟沒有借到一粒糧食,大夥生生餓了兩 頓飯。鍾躍民明白,這裡的農民已經是被餓怕了,他們把糧食看得比命還重要,你朝他借老 婆也比借糧好開口。再說有些農民家裡肯定也是早已斷頓了,既然鍾躍民曾經大包大攬地答 應過支書,要帶隊去討飯,那村民們就老老實實地等著。鍾躍民以前一直認為凡事都一樣, 車到山前必有路。卻沒想到現在居然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就是想偷都沒地方偷去。傍晚時 候,鍾躍民和鄭桐走了十幾裡地,到相鄰的許家圍子去偷雞,誰知在貧困地區雞比鳳凰還金 貴,家家都看得很緊,他們一進村就被村民們盯住,走到哪兒都有人監視,根本沒機會下手 ,再溜達一會兒,就發現許多村民手裡都拿著扁擔鐮刀之類的傢伙望著他們,鍾躍民知道今 天偷雞是沒戲了,鬧不好再讓人家暴打一頓,他們便識趣地打道回府了。誰知走到半路上兩 人就沒勁了,只好走一會兒歇一會兒,用了兩個小時才走回村。

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