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沉頭鉚釘技術,使用沉頭鉚釘後飛機méng皮表面將非常平滑基本沒有突起,從而提高飛行速度。

雖然馮如考慮過王辰浩提出的收放式起落架,但由於可收放式起落架結構複雜重量大,而雷電戰鬥機的設計思想是儘量減輕重量降低翼載強調水平機動xìng,起落架收放系統還存在可靠xìng不良及強度不足等問題,所有可收放式起落架被放棄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按照中華帝國空軍的要求,戰鬥機格鬥術表明,對飛行員保護機構需要強化。為此,馮如設計的雷電戰鬥機為了避免在降落時時常發生的由於機體翻覆而造成的飛行員頭部受傷致死的問題,加強了飛行員面前的風擋結構,同時在飛行員背後設計了鋼質的保護座椅,一直擋住飛行員的腦袋,從而保護了開放式座艙下飛行員後部遭到敵人射擊死傷機率的大幅度降低,使得飛行員更加安全。

儘管馮如也考慮了王辰浩提出的封閉式座艙設計理念,但由於這個時代的航電裝置太差,飛行員們都不喜歡這個影響他們觀察敵情的視野的設計,於是放棄了安裝全封閉座艙蓋。

武備方面,馮如原本想安裝毫米勃朗寧重機槍的,但是考慮到空戰時,對方速度太快毫米子彈打出去的彈道發飄且抖動厲害,500米外的彈道散佈點超過1米,很難擊中敵機。於是,馮如首次在飛機上搭載一tǐngm米重機槍,利用米重機槍彈,使得戰鬥機在1000米外射擊時,彈道散佈點控制在0。5米以內,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

不過,m2重機槍的槍機和子彈都很重,因而子彈備彈數量也只能被限制在200發以內,無法像貓妖戰鬥機那樣可以備彈500發,這樣對於飛行員的技術要求就更高了,也增加了飛行員平時訓練所需時間。原本貓妖戰機的飛行員只需要強化訓練半年時間就可以駕機飛行作戰了,但是雷電戰鬥機的飛行員需要培訓一年以上才行。

好在中華帝國在飛行員培訓方面走在世界領先地位,全球90%的優秀飛行員盡皆出自中華帝國的航空學院,因此在飛行員培訓和儲備方面,中華帝國沒有任何問題。

經過這些大幅度的改進,雷電戰鬥機空重空重1216千克,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022千克,最高時速達到250公里/小時,航程500公里,最大升限3800米。

唯一的缺憾是,空軍的雷電戰鬥機僅僅可掛載50公斤炸彈兩枚或100公斤炸彈一枚。不想貓妖戰鬥機那樣,可以掛載一枚魚雷擔當魚雷轟炸機使用。

不過,雷電戰鬥機雖然是空軍要求研發的,但當她研發出來後,中華帝國海軍、陸軍都紛紛過來插手,要求馮如研發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所需的雷電戰鬥機。

陸航版的雷電戰鬥機跟空軍的基本上一致,不需要改動。

海航版的雷電戰鬥機要求改動就大了。首先就是艦載型,飛機的翅膀要求摺疊,機腹需要掛載魚雷和重型航彈,這樣海軍版的雷電艦載戰鬥機改為採用500馬力的阿德爾9缸星型氣冷發動機,增加最大起飛重量,使其可以搭載魚雷和對艦攻擊的航彈。

儘管馮如設計的單翼飛機xìng能得到了肯定,但是中華帝國空軍的新型轟炸機依然沒有選擇單翼飛機,還是採用雙翼模式。

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帝國空軍給轟炸機設計師的規範要求是1200公里的航程,續航力至少10個小時,可以從中華帝國本土起飛,攜帶5噸以上彈藥,直接對〖日〗本東京實施戰略xìng轟炸。同時,鑑於空戰的失利,帝國空軍部要求給轟炸機配備武器,要有自衛能力。

帝國空軍部的要求太高,負責研發這款轟炸機的公司只有一家,即帝國皇家航空公司(帝國皇帝的內帑經費充足,因此不在乎huā多少錢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