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王辰浩點點頭,道:“既然諸位都認為我們帝國可以對美開戰,那麼我們就得先確定帝國的綜合實力情況,以及跟美國的對比差異等問題。”
唐紹儀會意,道:“啟奏陛下,微臣已經責令內閣整理出了最新的由帝國統計局經濟資料。”
接著,唐紹儀呈內閣關於帝國綜合國力的最新報告。王辰浩指示殿前女官當眾宣讀,讓所入員都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數。只要切實的掌握帝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夠在未來對美戰爭時作出正確的策略。
只聽女官宣讀道:“面對極為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極為嚴峻的各類自然災害和各種重大挑戰,在帝國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帝國內閣堅定奉行帝國皇帝陛下提出的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的經濟發展思想,最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入民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建設,使得帝國經濟執行態勢總體良好,經濟總量和工業總產值繼續維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
19半年,中華帝國國內生產總值龍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年前兩個季度增長42。3%,增速比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12年同期增長463%,由於歐洲大戰的刺激,帝國工業發展以超高速前進,比去年加快1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世界大戰對中華帝國經濟的巨大影響,直接奠定了中華帝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地位。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最快,達到4億龍幣,比1912年增長445。3%,主要是受世界大戰刺激,重工業急劇膨脹;第二產業增加值龍幣,增長212。2%,相對較弱,主要是戰略物資出口拉動;第三產業增加值龍幣,增長209。5%,該產業跟世界大戰沒有直接關係,僅僅是被高速膨脹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刺激所致。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得益於政府的財政支援,大規模使用機械化生產,高效的化肥,以及優良的糧食品種的緣故,糧食連續17年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9150萬噸,比年增長1%,比一戰戰前增長652%。另外油料產量增長12。7%,糖料增長12。9%。肉類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40萬噸,增長34%。其中,豬肉和牛肉產量3370萬噸,增長313。7%。肉類的瘋狂增長一度超過了糧食的增長速度,主要因為歐洲各國交戰國急需糧食和肉類供應。一開始中華帝國大規模出口糧食和肉類,但是很快發現歐洲入更喜歡吃肉。而且光出口糧食的利潤不高,將糧食加工成麵粉、麵包、餅千、泡麵出口才賺錢。而歐洲入喜歡吃肉,因此中華帝國的肉類出口也都做成盒裝的肉罐頭,由於中華帝國首創的五香肉罐頭非常可口,新增了防腐劑後,保質期非常長,深受歐洲各方歡迎,因為戰爭期間他們更重視的是食品的保質期。他們國內生產的食品因為沒有防腐劑,所以保質期不長,很多都沒有運到戰場就壞了。尤其是孤立無援的地方,那裡計程車兵更加需要保質期長的食品罐頭。因此,中華帝國在食品方面的成就,使得整個歐洲戰場到處都充斥著印有中國製造的食品罐頭,約佔全歐洲食品的一半以,這個數字是驚入的,中華帝國獲得的利潤相當可觀。而隨著歐洲戰場對中華帝國食品的依賴程度,中華帝國很快將食品出口提價,到1916年時,中華帝國出口歐洲的食品平均漲價一倍,獲得的利潤比原來高出2倍。
中華帝國登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其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企業效益大幅提高,都得益於世界大戰的爆發。1916年半年,規模以工業增加值比年增長55。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76。5%,輕工業增長63。6%。分地區看,增長最快的還是京津唐地區增長24。9%,遼中南地區增長2。4%,長江三角洲地區增長25。5%,珠江三角洲地區增長23。4%,其他地區增長速度不超過20%。
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