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從全國各地共徵發了七十多萬民工,耗費了無數的錢財物資,因而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到公元前211年,在東郡(今河南濮陽一帶)就發生了一起咒罵秦始皇的嚴重事件。那一年,有顆隕石落到了東郡。有人因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件事傳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氣壞了。他馬上派御史大夫到東郡去,追查是誰在隕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裡追查了許多天,始終沒有查到一點兒線索。秦始皇非常生氣,索性下令把隕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來殺了。

秦始皇本來就迷信,自從發生了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整天是坐臥不安。後來,他找來卜筮令,給自己算了一卦,卜筮令對他說:“陛下今年犯了點兒災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邊去巡遊,才能消災免禍。”秦始皇聽了卜筮令的話,就決定到東方去巡遊。秦始皇大規模的巡遊一共有五次,這也是最後一次。

公元前120年,秦始皇率領大隊人馬外出巡遊。他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併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到達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時,由於旅途勞頓、身體疲憊加上高溫等因素,使得秦始皇一病不起,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知道自己已日薄西山,活不了多久。他這時想到了死後的皇位繼承問題,便想到了老成持重富有政治頭腦的長子扶蘇,想讓扶蘇繼位,可是此時扶蘇因提出反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而被派往北方監軍,於是秦始皇讓隨侍的中車府令趙高賜公子扶蘇書信,叫他速回咸陽,守候喪葬,準備即位。書信好後,趙高卻遲遲不出發,藏在手中。當出行的車隊到沙丘(今河北平鄉)時,秦始皇就斷了最後一口氣。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丞相李斯封鎖了訊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裡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趙高是個宦官,他的父母都是秦國的罪人,據說是秦統一戰爭中滅趙時的俘虜。趙父受秦宮刑,母親是官奴婢。趙母在秦宮中生下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而為奴。後來秦始皇聽說趙高身強力壯,懂點“獄法”,提拔他作了中車府令,是專管宮廷乘輿車與印信、墨書的宦官頭兒,秦始皇還命令趙高教自己的小兒子胡亥學習法律。趙高始終以坐上皇帝的寶座為目的,可是無奈他無法左右活著時的秦始皇。現在秦始皇死了,對他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於是他決定假傳遺詔,一步一步實施他篡權奪位的計謀。為了拉攏李斯,他竟借扶蘇不喜歡李斯的事實來蠱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詔書,讓胡亥繼承了皇位。同時,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讓他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訊息以後,胡亥、趙高、李斯這才命令車隊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陽。

秦二世即位後,殘暴的統治不在其父親之下,僅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趙高所殺,秦的江山也在風雨中分崩離析,秦始皇想傳到千代萬代的王朝僅到二世便結束了。

秦陵之謎

秦始皇死後被葬在驪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樣。皇帝原來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