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之後,才開始冷靜下來,仔細詢問大名府是怎樣失守的。
原來大名府的失守,和一個人有重要的關糸,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趙嶽。
在差不多三年以前,趙嶽被迫投降了清廷,洪承疇和清廷都一心想收伏於他,為己所用,幫助清廷訓練新軍,因此也對趙嶽多方加以籠絡,也給他很高的官爵奉祿,但趙嶽卻不為所動,投降清廷只是權宜之計,主要的目地還是想找機會重新迴歸到南京政府的一邊去。
後來趙嶽與南京政府設在北京的一個情報點取得了聯絡,將自己的心意轉達到南京,商毅得知以後,也立刻批准接納趙嶽重新迴歸,但也在暗中對趙嶽進行觀察考驗。經過了近一年的考驗之後,基本可以認定,趙嶽是真心想要回歸南京政府,於是商毅也做出決定,暫時不佈置給趙嶽俱體的任務,而是讓他在清軍中繼續潛伏,慢慢提升,等待機會,並且盡力幫助其他混入清軍內部的南京政府情報人員站穩腳跟,在清軍內部滲透。
清廷在中華軍裡混進了人,南京同樣也派了不少情報人員混進清軍裡去,雙方實際是在互相滲透。但清軍的管理和晉升制度雖然沒有中華軍那麼完善和嚴格,但清軍一向重視滿蒙以及關外的漢軍,關內的漢軍想要晉升,在清軍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可並不容易,必須要建立大的軍功,而這樣一來,又必須和中華軍為敵,因此這是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現在終於找到了這麼一個合適的人物,雖然是關內漢軍,但卻是教官的身份,地位超然,當然要好好利用,留到關建時刻再發揮他的最大作用。
而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趙嶽一方面非常盡心的教導清軍的訓練,加上從南京那邊得到一些支援,向清軍透露一些並不太重要的戰術知坊,也逐漸取得了清廷的信任,他的作用和地位,實際己經超過了另一名降將李本深,這時己經晉升為神工營統領,下面管著三千士兵;另一方面,趙嶽又利用自己教官的有利身份,暗中提拔混進清軍裡的南京情報人員,在神工營軍,在趙嶽管轄的軍隊中,已經超也了一百人,有兩人出任參領,五個出任校尉,其本將這支部隊牢牢控制住了。而在其他軍中,也混進了不少人去。
不過趙嶽的這些工作有南京政府的情報人員直點,而且這些提拔的人員也確實是名副其實,因此也不露任何痕跡,清廷對此絲毫也沒有懷疑,多爾袞還曾兩次單獨招見趙兵,對他的訓練,以及提拔有用之兵進行了表彰。
南京方面雖然沒有給趙嶽分派過具體的任務,但對趙嶽的動向一直都十分並注,中原大戰開始前,被派駐商毅就派人通知趙嶽,準備在這次戰役中接受重要的任務,同時也在考慮,在什麼時候讓這顆棋子發揮最大的作用。而趙嶽一直根隨洪承疇,先是在開封駐守,後來被派到了大名府駐守。
因此在收到了周少桓提出發動豫北戰役,攻取大名府的報告之後,商毅就立刻想到了趙嶽,因為他這時正在大名府駐守,如果在中華軍向大名府發動進攻的時候,趙嶽在大名府發動火線起義,幫助中華軍迅速攻克大名府,將對這次中原大戰的戰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華軍將穩操勝卷,後面剩下的,僅僅只是戰果的大小問題,就是將清軍全殲在中原戰場的機率,也超過了七成。而這也是趙嶽能夠在這一次的戰鬥中,發揮的最大作用。
當然也不能把攻取大名府的希望都寄託在趙嶽的身上,萬一他反覆,或者臨陣退縮,又或者發生其他事情,都可能導致火線起義的失敗,因此商毅一面回覆周少桓,批准了他的作戰計劃,發動豫北戰役,一面又派出人員,和趙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