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多少經費?出使西域的張騫,又帶了多少經費?

在那個時代,很多事情都得依靠個人,而不是國家,國家能給予這些英雄豪傑的有時候就是一種威望與號召。

但是在範質,他卻面臨著這個問題。與他相應,天策政權對外派使者是有一定經費的,鄭渭這個文官集團對這些事情的考慮遠非李從珂可比,由於他從張邁所得到的信任遠勝於馮道從李從珂那裡得到的信任,所以做得也比馮道好。至於韓昭胤、劉延朗等人那更是沒法比。

範質的職司隸屬於樞密使與樞密副使該管,韓、劉兩人對範質在涼州如何生活如何交際這個問題是欠缺考慮的,所以範質到了涼州以後,許多問題都得自己解決。

幸好,天策軍在與後唐朝廷議定常駐使者互派條款的事情上幫了他一些忙,比如鄭渭在議定此事時就考慮到要後唐朝廷保證天策軍的常駐使者能夠住上什麼樣的房屋,每個月得到多少食物、銀錢以及柴炭的補貼,而天策軍這邊也就會給範質以相同的待遇,正是這個條款,讓範質得到了基本的生活所需,不過交際呢?

對於這位來自中原的名士、進士、才子,張邁指示了要給他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所以魯嘉陵在暗中監視之餘也就許他進行一些社會活動,可是要活動就得有錢,比如赴宴,總得準備好車馬衣服,若要設宴回請,那就更要錢,這還是最基本的,總之在一個文明社會里幹社交是在在都要錢,而為了維繫作為後唐王朝代表的體面生活,也有一筆錢要花,這筆經費洛陽的樞密副使也沒考慮,怎麼辦呢?

早在今年到達後不久範質就面臨這個問題,但他犯難沒幾天,就有人送錢上門在河西地方,最大的名士非張毅等人莫屬,嶺西的識文斷字者在張毅面前已經有鄉巴佬之感,然而張毅比起範質來,在文名上又差了一個等級範質可是一個有全國性文名的才子,底蘊非張毅這種地方性文人可比。他在涼州的幾次交際中贈出了幾首詩歌以後更是馬上名聞河西,甘州烏家、涼州孫家、馬家、涼州曹家、沙州宋家等紛紛來請題字,或寫墓誌銘,這些還算是有文化根底的家族一帶動,那些在絲綢之路中獲利的暴發戶也就跟著來附庸風雅,題字寫書自然就有潤筆,光是這個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範質雖然有文人的操守,但一開始他想,自己現在正為朝廷常駐涼州,向遠在洛陽的朝廷申請經費,不如就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吧,所以就以此作為心中的理由來賺錢。錢賺到手以後,除了辦公家的事情,順手也就解決一些私人的問題,比如飲食也改善了,買了好酒、好茶以備待客,衣服也改善了,換了新衣服以顯體面,傭人也改善了,請多了幾個傭人來打掃宅院。

又過了兩個月,有一個來自蜀中的溫姓書商看到涼蘭的文化市場有得做,他帶來的書又已經用完,乾脆就在涼州租了幾個房子,開辦起書坊來,因開書坊,就想到了要請一個名士來做招牌,第一個就想到了範質。

範質當時正想買一輛駟馬大車以便出行,買車就得配車伕,配車伕又得花錢。而且他之前來涼州可沒想到會有今日的局面,所以是空身前來,老婆孩子都沒帶,雖然有兩個助手但都是做公事的,有一些涉私的事情就不好讓他們幫忙,所以他又需要養一兩個書童,這又得花錢。所以這個溫書商找到他時,兩人談了一下條件就答應了。

不久一本署名範質主編的《唐詩三百首》就投入印製,溫書商十分精明,他看出天策軍對唐詩教育十分賣力,就算是軍人也都會背誦那麼幾首,所以便奔這個市場上去,他又將這本唐詩三百首分為精裝簡裝兩種版式,簡裝版價格便宜,出爐沒多久便暢銷河西,幾個月下來就賣了十幾萬本,精裝版就昂貴多了,因為上面有範質的墨寶印泥。

要知道張邁在疏勒的時候就已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