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李自成:貴人識得額(é)?張獻忠:七殺碑!李治:關我屁事?!(第2/6頁)
章節報錯
不明,畢竟來歷明的誰願意來這地方混,所以誰也不在乎你是從哪裡來的。
好歹背了幾條命了,靠著人狠話不多的風格,李自成混了幾年混成了把總,最後在明末大起義的浪潮中,於邊兵之中發動兵變,就此發家。
從李自成的人生歷程來看,其實能夠發現,李自成和老朱之間還是有幾分相似。
都是全家餓死,都當過和尚討過飯,然後參與起義。
只是老朱在隊伍做大做強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怎麼實行可持續發展,而李自成則是一路莽到底。
季伯鷹瞥了眼略顯慌亂,手足侷促的李自成。
畢竟這會的李自成才二十一歲,後面那些真正改變他人生的精彩都還沒有經歷過,並沒有開啟成長之路,有些緊張也能理解。
橫向對比之下。
在李自成身邊站著的這位遊俠,雖然年齡也是二十出頭,但是從外表來看倒是顯得沉穩許多,主要原因在於這哥們讀過幾年書、參過軍,還差點被軍法從事,也算是經歷過生死。
最後淪為遊俠(流浪漢),四處飄蕩。
但同樣是眼神中透著懼意,悄摸著打量著四周景象。
有道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龍袍這玩意,就算從來沒見過,那還是在說書的嘴裡聽過的,多看幾眼還是能分辨出來,更何況有這麼多穿龍袍的,膽小的直接就屁滾尿流了。
而且這種奇異的穿越之法,亦是令他們心驚膽顫,明明上一秒還在垃圾堆裡跟狗搶吃的,下一秒就出現在這等地方,豈能心中不驚駭。
這位遊俠,名為張獻忠,亦是明末清初大起義的核心人物之一,與李自成齊名,東成西就。
縱觀張獻忠這一生的經歷,能夠驚奇發現,兩人的經歷竟是極其之相似。
兩人都是陝西人,也就是老鄉,都是窮苦出身,都是響應大起義,都是在發家後投入了第一代闖王高迎祥的麾下,都是差點被朝廷平叛軍給乾死,都是死灰復燃起了家,一個殺入明京建立了大順政權,一個取得了蜀地天府建立了大西政權。
當然。
如果是要從後世名氣上來說,張獻忠這個名字比李自成的知名度要低很多很多。
畢竟,李自成那是正兒八經的闖王。
而闖王這個稱號,那就是農民軍領袖的代名詞,是天下義軍的共主,跟元末的小明王屬於同一個概念,並且李自成最後攻入了大明帝京順天府,從象徵意義上滅了大明王朝。
而自從第一代闖王高迎祥掛了之後,眾骨幹推李自成為新闖王之後,張獻忠就選擇出去單幹了,並且一直都與李自成不對付。
不過礙於自身實力的原因,張獻忠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明白自己已經無法與李自成逐鹿中原。
所以。
張獻忠在湖廣長江流域接連打了幾年遊擊之後,尤其是被左良玉幹了幾次之後,毅然而然的帶著六十萬起義軍入蜀,割據一地當起了土皇帝。
說起左良玉,更是讓張獻忠氣憤不已,每次左良玉被李自成揍了之後,就會來揍一頓張獻忠洩憤。
而提及張獻忠這個名字,最有名的得屬七殺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緣由如下。
李自成的大順軍敗了之後,清軍便是開始著手入蜀,著手剿滅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而這個時候的張獻忠則是突然魔怔了,莫名其妙的開始在蜀地玩起了血色恐怖。
從各種各式的記載來看,關於張獻忠在蜀地究竟殺了多少人,至今依舊是個未解之謎。
有說殺了六個億(純屬扯淡)的,有說把蜀地九成百姓都屠光了的,也有說殺了幾百萬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