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呂雉:不知先帝得見,會有何感?(求月票!)(第1/6頁)
章節報錯
第266章 呂雉:不知先帝得見,會有何感?(求月票!)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高祖劉邦
…………………
太子劉盈登基,天下將何如?
其實關於劉邦是否真的想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這一點在歷史上也是存疑。
畢竟。
劉盈作為大漢第一代嫡長子,雖然曾經被老爹從車上拋棄過,但是終歸到底,這是跟著老爹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
並且劉盈這小夥秉性純良、仁德寬佑,很是符合亂世之後、與民休憩的優秀接班人形象。
打仗是一代人的事,不應該一代接著又一代。
這一點,既然其他人能看的出來,識人無數的高祖劉邦不可能看不出來。
而且劉邦這個人晚婚晚育,六十暮年之際,劉盈才十六歲,而劉如意才不到十歲,天下初定,國需長君,這一點精明的劉邦更加不可能不明白。
讓他把大漢交給一個九歲孩童手上,除非劉邦腦子被扇了的驢子踢了,否則這種事大機率做不出來。
並且。
就算劉邦最終決定一意孤行的將劉如意扶上太子之位,那等他駕崩之後,年僅十歲的劉如意皇位也絕對坐不穩皇位,那隻知舞樂的戚夫人更是做不到壓制朝堂。
原因很簡單。
劉如意的背景和劉盈的背景,二者相比之下,就如同是螢火比之皓月,壓根就不在一個量級。
作為大漢集團的原始股東,劉氏漢家江山的開創,少不了呂氏家族之助,尤其是多次在劉邦大敗之際,是呂家人披荊斬棘的帶著海量錢財和成建制的軍隊給劉邦供血。
就這一點上,呂氏家族做出的貢獻絲毫不低於蕭何。
當然,呂氏對大漢的諸多貢獻,在史書的多次刻意刪改下已經是很難找到了,就連司馬公的史記都被改了,只能從蛛絲馬跡之間查到呂氏家族的確是對劉邦這位女婿進行了無上限的增資風投。
既然是風投,那就當然需要回報。
所以在大漢開國之後,呂氏外戚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開國功臣,個個都是原始股,月月拿工資,年年拿分紅,呂氏外戚更是成為了漢廷廟堂之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勢力。
這是劉盈的母系勢力,劉如意有啥?大概是寂寞吧!
且不說呂氏外戚在朝中勢力。
蕭何、曹參等這一幫跟著劉邦從沛縣起兵的元老,哪個當年不是得過老嫂子的點滴恩惠,豈能在這個時候變節,自然明裡暗裡都是站在劉盈身後。
甚至是張良這種人才加盟的合夥人,同樣是奉行著嫡長子制度,堅定的選擇了劉盈。
這等朝局情況、人心所向,把弄了一輩子人心的劉邦不可能不知道。
故而。
劉邦屢次當眾提出欲換太子一事,實際上大機率只是故意放風,為了敲打呂氏一族而為之,屬於典型的敲山震虎的操作。
“你最近可否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昏腦脹。”
季伯鷹望著劉邦,出聲問道。
聞言。
劉老漢一頓,琢磨了片刻之後,搖了搖頭,除了精力不濟之外,他感覺自己身體還行。
“嗯。”
季伯鷹微微頷首。
歷史上劉老漢的死因,大致可以歸結到三方面。
一是常年在外征戰,四處奔波帶來的身體勞累,二是打仗時受的大小傷,主要是公元前195年平英布之戰的箭傷,三則是因為生活習慣隨便慣了,從不講究養生,年歲到了,身體機能開始自然退化。
當下劉邦的時空還處於公元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