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

他們是:「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毛文龍」。

嗯,沒有圓嘟嘟。

畢竟已經有了孫承宗這個遼東防線的親手構造者,還要個屁的圓嘟嘟,二人的作用重疊太大,而且圓嘟嘟這個人的成分說不大清,搞出來反而可能壞了事。

而之所以選擇這四人,其中原因也簡單。

明末之亡,絕非是軍隊積弱。

甚至可以說,崇禎朝的明軍,其戰力之強悍,已然是不遜色於洪武和永樂之外的任何一朝,皆是身經百戰之軍。

至少。

在崇禎年的三大精銳,關寧鐵騎、秦軍、天雄軍,無一不是閃耀歷史長河的彪悍鐵軍。

關寧鐵騎就不用多說了,這支由孫承宗建立的關寧鐵騎,是繼李氏父子的遼東鐵騎之後,唯一一支可以與清軍八旗鐵騎在野戰硬碰硬的騎兵。

不過在圓嘟嘟被朱由檢弄死之後,原本的關寧鐵騎一分為二,一部分歸祖大壽指揮,一部分歸吳三桂指揮,而隨著祖大壽和吳三桂先後降了清,這支明末的最強鐵騎之關寧鐵騎,最終也成為了清軍入主中原、鎮壓農民軍的馬前卒。

念及至此,著實有些悲意。

當然,現在崇禎時空的時間點還處於崇禎十五年,吳三桂手中握有的那部分關寧鐵騎,依舊還駐守在山海關。

孫承宗於崇禎十一年,率家人守高陽城抗禦清軍,城破自縊守節。

復活崇禎年間的孫承宗,雖說現在山海之外盡失,已經無法做到重建遼東防線,但是可以讓孫承宗重新打造關寧鐵騎。

其次,秦軍。

這支軍隊由孫傳庭親手組建而成,因其軍中兵士皆為秦嶺子弟,故而世人稱之為秦軍。

人數並不多,約莫萬人上下,但秦地民風素來彪悍,以至於這支秦軍的風格更是彪悍的不成模樣,打起仗來完全是不要命。

孫傳庭率秦軍,曾於子午谷黑水峪全殲第一代闖王高迎祥所部,生俘高迎祥。

其強悍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原本秦軍一直固守陝西潼關,但急於從起義軍手中恢復中原的崇禎,卻一再下旨督促孫傳庭出關,與李自成決戰。

在辦公室天天領聖旨的孫傳庭,腦殼疼的沒辦法,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率領秦兵出關決戰,卻沒想到李自成抓住了孫傳庭被迫出戰的特點,提前設伏。

一場血戰之後,孫傳庭戰死,而秦兵這支曾讓起義軍喪膽的精銳部隊也隨之作鳥獸散。

李自成,亦是就此再無阻礙,直驅順天。

當然,這是原本歷史軌跡,發生在崇禎十六年。

當下崇禎時空的崇禎十五年,孫傳庭還活著,坐了三年牢的孫傳庭在年初剛剛被崇禎派往陝西和李自成對線。

所以現在這個孫傳庭,並非是復活而生,而是季伯鷹直接把他從西安弄回來開會。

其三,天雄軍。

這支由盧象升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天雄軍,自成立之初,盧象升便是與士卒同吃同睡,全軍上下,高度一心。

天雄軍步騎混合,善用弓弩和火器。

不論是高迎祥還是李自成,都曾親口承認過。

他們實際上最怕的並非是關寧鐵騎和秦軍,而是天雄軍。

因為關寧鐵騎和秦軍要是的勝,而天雄軍要的是他們的命。

天雄軍有個極為顯著的特點,一旦遇敵,就死咬到底,窮追百里不放,不咬死對方誓不罷休。

再加上軍中彼此都是親戚,一個營的將士,可能互相都是一個村的,正兒八經的後背交給兄弟,兩側交給叔伯,提著刀就往前衝。

又因為這層親戚關係在,天雄軍素來都是越打越勇,這一點其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