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老朱創業到達關鍵時期之時,陳友諒為一舉端了朱元璋,趁朱元璋救援小明王之際,發六十萬大軍攻洪都。

這便是,洪都守衛之戰的起因。

彼時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以兩萬弱兵,硬生生扛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輪番猛攻,更是足足堅持了85天,為朱元璋爭取到了充足的時間,撐到了朱元璋率主力歸來,最終把朱氏有限公司從破產邊緣救了回來。

‘父皇,您又是如何守的北平。’

‘當年的您,又在想什麼。’

朱瞻基獨坐龍椅,眉頭微皺。

他素來認為自己的父皇朱高熾沒有皇爺爺那般的殺伐果斷,尤其是在刀兵之事上,總是能拖則拖,不下決斷,開口仁義、閉口道德,不曾有氣吞山河的帝王魄力。

然。

到了自己獨當一面挑擔子的這一刻,到了面臨曾經與父親相似的境地之時。

朱瞻基這才深刻的發現,自己錯了,錯的極其之離譜,那個真正沒有帝王魄力的人,實則是自己。

而自己的爹,真真是大才。

他此刻面對當下之境,腦子裡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求借仙師之力,面對這城外十數萬圍城大軍,下意識覺得自己根本扛不住。

而當年的父皇朱高熾守北平之際,沒有任何的外借之力可言。

以一萬老弱殘兵孤懸北境,硬扛抵擋李景隆五十萬北伐大軍,攻守雙方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50。

可就在這般懸殊的兵力對比之下,朱高熾依舊還是守住了,二十出頭的他跛著腳、抱著年幼的自己,披甲執銳,站於城頭,激勵著將士,誓與將士城池共存亡。

將士皆言,都說沒有二叔朱高煦的陷陣衝鋒,這一場靖難就不可能成功。

但朱瞻基這一刻更是明悟,如果沒有自己那位不顯山不露水的胖老爹當年守住北平城,他的那位二叔朱高煦壓根連陷陣衝鋒的機會都沒有。

“我總以為自己會比父皇做的更好。”

“我也想比父皇做的更好。”

“我定會做的更好。”

喃喃三語。

朱瞻基心中有著決然之意,果斷收起了手中風鈴,打消了求助仙師的念頭。

‘仙師既選我朱瞻基主政這一方亂世,我也不能丟朱家的臉。’

起身,一步一步走下殿階,大步往奉天殿外走去。

殿外旁側,毛二虎就在這守著。

他帶來的那幫洪武錦衣衛,此刻大多也都在紫禁城中待命,一旦紫禁城破,他們將會拼死守衛朱瞻基,畢竟他們這一趟出差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確保朱瞻基的安全。

“毛指揮使,還是按照之前你我的約定,洪武錦衣衛不可上城樓禦敵。”

聞言。

毛二虎眉頭微凝,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守衛應天城並不是出差任務之一。

他麾下這上千號兄弟,是跟著他一起出差的,倘若在任務之外死在了這異時空,陣亡撫卹金都不一定能到手,那著實是對不起家中妻兒。

“遵旨。”

隨即。

朱瞻基眺望遠處,眼中有著戾色乍現。

“隨孤上城門。”

毛二虎一愣:我也是洪武錦衣衛啊!

…………………………

洪武時空,醉仙樓。

教案太師椅之上,仙師微微睜眸,方才他的注意力都在南明之上。

‘小黑,盯一下洪熙朱瞻基的情況,若有危險,即刻提醒。’

「小黑:好的老大」

當下南明弘光時空的情況,季伯鷹大致已經有了瞭解,對於朱瞻基實施的這一場戰略計劃,從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