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還是應該鼓勵。

亂世,當搏。

搏一搏,說不定就單車變benz!

既然想用最快的時間將南明的各方軍政合一,凝聚出最強軍力,然後抓緊時間北上,趁著辮子和李自成的山海關之戰未結束之前,狠狠掏一波多爾袞的菊花,唯有這麼一戰。

一戰鼎定左良玉部,應天朝廷必定得以揚威,哪怕是在福建撈魚的鄭芝龍,指不定都會舔著臉奉上兵權,聽從調遣。

雖然。

季伯鷹對洪熙小朱還是很有自信。

但,從閱歷上看,尤其是在戰陣方面,洪熙小朱畢竟還是太嫩了。

而且。

南明弘光正在進行的這一場應天守城之戰,這和當年朱文正的洪都守衛戰、朱高熾的北平守衛戰,從細節上來分析,都有所不同。

朱文正洪都之戰,雙方攻守比例是1:30。

朱高熾北平之戰,比例是1:50。

當下洪熙小朱面臨的應天之戰,比例是1:20。

如果單純從攻守兵力比例上來看,比起洪都和北平,這會的洪熙小朱還佔了些許優勢,可是有點不能忽略,那就是他們的兵不一樣。

當年跟著朱文正守洪都的那幫人都是義軍老兵,他們都死忠於朱元璋,故而願意和朱文正豁出命死守洪都城。

而北平之戰中,與朱高熾留守北平的那一萬人,亦是彼時燕王朱棣的所有身家,這些人都是跟在燕王身後衝鋒陷陣的親軍,其中大部分人的妻兒老小都在北平城中,自是也會抵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然,此時的洪熙小朱情況不同。

當下應天城中的那一萬守軍,且不論這支守軍的戰力如何,他們中大多都是跟著馬士英在鳳陽的駐軍,因為應天要舉行登基大典,這才臨時調入南京。

這幫兵油子,變數很大,很可能看情況不對,當場兵變。

對於本就守勢不足的應天城來說,任何一處發生兵變,都可能影響全域性。

畢竟只要一門開,左良玉的大軍就能魚貫湧入。

攻伐之將常有,但能把城給守好的,不多。

仙師眼眸,並未關注這課堂上正在進行的這一場激烈討論,似是已經在探討‘開拓運河的必要性’,就連趙大李二,都時不時發言幾句。

這個效果很不錯,對談討論,就是要集體思維,引發思想觀點的碰撞,有新火花,才有創新意。

此刻季伯鷹的目光,落在了洪熙帝朱高熾身上。

一念,霎時有著一語,以「通曉」方式灌入了洪熙帝腦海中。

頃刻間。

洪熙帝表情一怔,下意識轉而看向仙師,在仙師的目光注視之下,深吸一口氣,隨即凝重的點下了頭。

季伯鷹這是讓洪熙帝做好準備,一旦南明弘光時空的洪熙小朱有支撐不住的跡象,就第一時間讓洪熙帝去支援。

畢竟就單守城這方面的能力而言,洪熙大胖絕對是能夠上大明排行榜的。

另外。

季伯鷹再看了一眼老朱棣。

以同樣的「通曉」方式,給了老朱棣一道指示。

「通曉」這個功能真不錯,還能當傳音來用,逼格拉滿。

老朱棣微微一頓,亦是看向仙師,凝重點頭。

隨即側身朝身邊的永樂大胖耳畔言語幾句,永樂大胖原本正津津有味的聽著楊廣父子對線,此時臉色一正,連忙點頭。

“爹放心,兒子現在就去辦。”

低聲言罷。

永樂大胖輕晃了晃腰間風鈴,霎時身影消失於原地,回永樂時空幹活去了。

“爺爺,我爹幹嘛去了?”

永樂小朱看著突然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