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杜士儀對固安公主素來信服,聽到她這麼說,他立刻坐直了身體,認真地說道:“願聞其詳。”
“即便平息了這次叛亂,幽燕元氣大傷,一個不好,叛軍竄歸鄉里,剿滅起來仍然會曠日持久。這一點,你和郭子儀這些日子在河洛平叛,應該很真切地瞭解了。河北道二十四郡,和我當初在區區一個雍丘可以大開殺戒不同,必須要謹慎小心,所以用對了歸降的叛將,能夠事半而功倍。”
見杜士儀點頭同意自己這一層建議,固安公主便繼續說道:“薛嵩是叛將,但卻是薛仁貴的孫子,他的伯父薛訥和父親薛楚玉,曾經先後節度幽州,而他歸降之事,如今還未傳揚出去,而他的弟弟薛崿在幽州軍中也已經被擱置了,如果能讓他兄弟倆齊齊投你,那麼叛軍之中,有心歸降的就會越來越多。最重要的是,你麾下眾將中,郭子儀已經節度一方,僕固懷恩隨你時間最長,此次平叛之後,你能不讓他得一節度?”
“阿姊的意思,我明白了。”
此時此刻,杜士儀已經完全明白了固安公主的弦外之音。這些放在臺面上的理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固安公主在提醒他,作為叛軍發源地的河北,作為輕而易舉就能打到河洛以及關中的河北,一定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為此,薛嵩這些最熟悉河北的叛將,只要不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的,可以大膽啟用,只要在他們的脖子上套上最可靠的轡頭。
自古燕趙多勇士,哪一朝哪一代都是如此!
固安公主的迴歸不但讓杜士儀如釋重負,而且還給他帶回了虎牙和三百多牙兵。至於其他人,很多長眠在那一場慘烈的伏擊戰中,還有很多人傷重不能再參戰。而薛朝雖被安慶緒嚴莊等人裹挾帶走了,臨走前卻還是送出了最後一條訊息,便是安祿山已死,而正是固安公主奪回雍丘這一場仗,使得安祿山越發暴虐,激起眾怒,於是眾叛親離身死,安慶緒等人則潛藏於大軍之中一路逃回河北,避免了一場死傷慘烈的洛陽攻堅戰。雖說李祗因此險些倒黴,但總算還是救下了。
所以,在這座為官早年置辦的並算太不寬敞的私宅中,杜士儀站在有些逼仄的院子裡,親自接見了虎牙和牙兵中選出來的代表後,他在給予生者賞賜,承諾死傷者撫卹的同時,又說出了一句話。
“從此之後,凡戰死者,妻兒我養之,汝子如我子!”
東都留守李憕恰是在這時候十萬火急地衝進了院子,聽到這麼一句話,他只覺得心中五味雜陳。足足猶豫了好一會兒,他還是長嘆一聲上得前去,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口說道:“相國,陛下說是病重不起,急召你回長安,暫緩進兵河北。”
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番轉戰河洛,伏擊田承嗣援軍,虎牙身披數創,帶領部將死戰不退,竟是讓數倍於己的叛軍不得不灰溜溜逃回陳留,可說是他這一生中僅次於當年雲州保衛戰的一役。如今和杜士儀重逢,他們這些人又要歸入安北牙兵序列,重新追隨杜士儀討擊叛軍,又得到了剛剛那樣的承諾,心底裡正滾熱發燙,誰知道李憕匆匆趕來後,宣佈的竟是這樣一道不可思議的旨意。
叛軍仍舊盤踞河北,軍力不下十萬之眾,李隆基這是想要幹什麼?
眼見得面前眾多人露出了森然怒意,杜士儀卻不動聲色。赤膽忠心如岳飛,尚且需要十二道金牌方才不得不返回,他在這個節骨眼上,因為李隆基這樣一句虛頭巴腦的話趕回長安去?李隆基盤算得確實很不錯,只可惜,他不是精忠的岳飛,留在長安的杜幼麟也不是岳雲!因此,他伸手壓了壓已經漸漸鼓譟了起來的牙兵,見李憕滿臉無奈和苦澀,他便沉聲說道:“有一句話說得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憕登時倒吸一口涼氣,可當杜士儀轉身面對自己時,他想起當年宇文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