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土質水質等等再作計較。田陌。”
見田陌立刻大步上了前來;杜士儀便笑著吩咐道:“明年你試種幾畝木棉;先看看收成如何。記得每月都做好相應的記錄;看看代州是否適合種木棉。
“是;使君”
等到杜士儀帶著其他人重新回到了大堂;這時候;溫正義方才笑眯眯地問道:“使君那崑崙奴彷彿只不過二十好幾;竟然如此精通禾稼麼?”
“我當初還是在登封嵩山腳下得了他的;恰是司馬宗主從者所贈;道是精擅農活;不善伺候人;我那時候家貧不能自給;有他在;菜蔬從來不缺;一晃他也跟著我十四年了。他曾經遠赴西域學過如何栽種木棉;再加上勤懇好學;禾稼之事絕不遜於老農;否則;我當初從江南迴來歸朝;又先後到雲州和代州;他也不會一直被人留在江南不放回來。倘若他說可行;那便定然是可行;不可行卻也沒法子了。”
杜士儀既然如此信得過自己的僕從;其他人心情自是激奮。等到他們“借”了這些農具樣品回去;杜士儀不禁輕輕舒了一口氣;暗自琢磨自己要不要費個幾天努力回憶一下;看看能不能把更有效率用來磨面的水輪三事;抑或是其他方便的東西給設計出來。有田陌這個實踐高手;縱使他的記憶有誤;應該也能逐漸改進出不錯的東西來。
民以食為天;木棉固然能夠讓人們在冬天不至於瑟瑟發抖;可要同時解決飢寒;其他的就得一塊跟上去所幸;現在奚族度稽部依附於雲州;牛價已經比從前大大下跌了由都督府出資置辦一批耕牛;所費無幾;卻惠民極多。
想著這些;當杜士儀回到自己的書齋時;吳天啟恰是快步迎了上來:“使君;長安阿爺來信了;說是……”
他頓了一頓;這才咧開嘴道:“王大將軍倒臺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四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
縝密能忍;這是不少開國君主;以及不少名臣的素質;但作為一個閹宦;高力士也從來不缺這一點。
從開元之初李隆基開始真正掌權;王毛仲飛黃騰達;一直到如今貴為霍國公開府儀同三司的現在;整整十八年一晃就過去了。高力士前前後後暗中和王毛仲交手何止十次八次;但卻屢屢失敗;上一次本以為必勝;卻還折損了素來和自己交好的吏部侍郎齊潮。然而;他卻相當有耐心;因為他在李隆基面前素來都以奴婢自居;恭敬小心;而王毛仲即便再得聖眷;也絕不可能像他這樣日日隨侍君前;所以;即便王毛仲因齊潮而疑心到他;對他仍然徒呼奈何。
正因為如此;在王毛仲再次喜得一子;而後又大開洗三宴;大肆慶祝的時候;他代表天子親自前去頒賞;又給了王毛仲這幼子五品文散官階的時候;因為喝多了酒聽多了奉承;腦子已經有些不清楚的王毛仲居然醉醺醺地大出狂言。他當面不露聲色;回宮之後立時添油加醋對李隆基稟明。早就對王毛仲疑心漸重;不比當初的李隆基自是派人打探;從旁邊人那裡證實果然如此;登時大為驚怒。
蕭嵩和裴光庭兩位宰相;前者險些被王毛仲算計得丟了兵部尚書之位;後者又深恨王毛仲竟然敢栽贓自己和中眷裴氏;他們的態度都由李林甫轉告了高力士。眼看到了天子真的容不下王毛仲這個份上;高力士就再也不藏著後手了。在他之前壓了些日子之後;太原少尹嚴挺之彈劾王毛仲索要北都軍器監軍器的奏疏;一下子被捅到了君前。這是遠勝過此前王毛仲那些橫行不法事的嚴重事態;果然;在李隆基招來蕭嵩和裴光庭兩位宰相集議過後;那兩位自然而然同時落井下石。
裴光庭也好;蕭嵩也好;落井下石的手法都是巧妙到了極點。兩人藉著為王毛仲求情;婉轉指出了最重要的一點。王毛仲與北門禁軍中的多名將領全都往來密切;和葛福順還是姻親;天子需得考慮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後果;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