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幽靜,它們寬大空曠,可以讓她有施展的餘地,她的孩子們也需要這些空地,她想要他們在這裡有自由的空間,過一種淳樸的田園般的生活。

這所院落裡沒有父親的身影,只有父親的靈堂。靈堂設在後面的跨院,是用原來的一個花房改造的。靈堂很大,長條供桌上擺放著父親的遺像,遺像下是放大成照片的父親親筆遺囑,遺像前供奉著每日與家人一樣的食物水果,還有開在不同時節裡的鮮花。靈堂門口一邊一棵梨樹,開花時滿院花朵滿院飄香。母親讓孩子們常常到那裡去玩,那裡一塵不染,充滿生氣,孩子們從來沒有感覺到一絲陰森冷落的氣息。

父親張基是國民黨的一位將軍,曾經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和黃埔軍校任教,北伐時曾出任第一集團軍炮兵總指揮。他軍人的輝煌生涯似乎和孩子們關係不大,他魁梧的身材卻讓孩子們記憶深刻:一米八五的個頭,方正的臉膛——大眼、高鼻、闊嘴,永遠腰板筆挺,孩子們要把頭使勁地向後揚起,才能把父親看全,在孩子們心裡他真是一個很帥的父親。

因為小,孩子們並不懂得父親,只記得他爽朗的笑聲,記得他每次出門前告別時總要逐個捏鼻子的親暱動作。直到有一天,這位正直的軍人以一種孩子們無法理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才知道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竟是那麼寶貴。

長大後,他們漸漸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那是1928年初,東山再起的蔣介石在南京復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職務,親自掛帥第一集團軍發動二次北伐,準備統一中國,父親受命擔任炮兵總指揮。5月,父親率部隊向山東進發的途中,突然接到緊急命令調他到徐州參戰。部隊尚在行軍途中,他只來得及自己趕到徐州,徐州已經失守。事實上,狡猾的上峰事先已打定嫁禍於人的主意。性情剛烈的父親面對敗局痛苦不堪,徹夜難眠,終於留下遺書,飲彈自盡!他本可以不承擔責任,但他是一名軍人,認定自己要為整個指揮系統的失誤負責。那時候,母親不到四十歲,六個孩子中最大的兒子14歲,最小的弟弟只有3歲。

一個美滿的家庭頃刻就失去了支柱,母親痛徹心骨,追悔自己沒有在丈夫身邊給他最大的安慰。兩個月後,北伐戰爭結束,隆重的悼念儀式,蔣介石親書挽幛——深藍色的緞底襯著四個銀光熠熠的大字“精神不死”,以及在中山陵安葬的規格都不能撫平失去丈夫的傷痛,母親謝絕了丈夫生前好友慷慨捐助的好意毅然撫棺回鄉。

母親的性格是溫順的,在鄉下,她盡心盡力地服侍老人,替丈夫盡作兒女的一份孝道。母親的性格又是倔犟的,在公公執意要她們留在鄉下,考慮給男孩說一門親事,過兩年再給女孩子們說下個婆家的時候,她毫不妥協的堅決反對讓老人感到震驚。盛怒中公公抓起了柺杖想要打人,母親的手立刻就按到了身旁的茶壺上,公公見狀只好作罷。最終,母親不顧公公的反對帶著六個孩子回到北平。

母親這樣做有她自己的道理。小時候,家道中落,外祖父雖然開了一個學館,卻堅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執意不讓女孩子讀書,母親只能每日悄悄在窗外偷聽,學一點她感興趣的知識。後來,在哥哥的幫助下她有機會看到許多新書,放足、要求婚姻自主都是她受新知識的影響做出的大膽舉動。她的婚事是在哥哥的幫助下完成的,丈夫是哥哥軍校的同學。婚後,她曾經按照自己的心願在北平培根女校插班讀書,卻終因懷孕半途退出……就這樣,這個地主的女兒,心中始終懷著失學之痛。在丈夫的遺像前,母親一次次地立下誓言,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鄉下過著衣食無愁娶妻生子的日子,她要讓孩子們特別是女孩子們接受好的教育,要讓他們在沒有父親的生活中學會獨立、自強,她要獨自用自己堅強的臂膀遮庇孩子們失去父親的天空,讓他們既不仰仗別人的施捨也不自哀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