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體陽虛則陰盛,陰盛則寒。《黃帝內經素問·痺論》:“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因陽氣虛弱,臟腑功能衰退所致水液運化障礙等症候,症見吐瀉、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腫痰飲等,所排體液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為特點。
中醫認為,腎陽有溫養腑臟的作用,為人體陽氣的根本,所以內寒與腎有關。
3、暑邪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
4、內溼。
素體陽氣不足(腎陽虛),痰溼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陽不振或脾氣受損而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代謝發生障礙,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溼,停而成痰,留而為飲,或積而成水。因此,內溼的形成與脾臟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5、內燥。
津傷化燥。《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燥勝則幹。”久病、久熱、高熱,或溼邪化燥,導致體內津液虧少,不能內溉臟腑,外潤腠理孔竅,表現為乾燥不潤的現象。例如形體消瘦,肌膚乾燥,起皮落屑,甚則皸裂,口燥咽乾唇焦,大便燥結不通,小便短赤不利,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等都屬於乾燥不潤的症狀。金元·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諸澀枯涸,幹勁皴(皸)揭,皆屬於燥。”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津液的輸布主要在於肺與胃,所以內燥往往與肺臟關係比較大。
6、內火。
又稱“內熱”。是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鬱滯,或由於邪鬱和五志過及,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
邪鬱化火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外感六淫入裡鬱滯,並從陽而化熱化火,如寒鬱化熱,溼鬱化火等。二是體內的病理性代謝產物(如痰溼、瘀血等)和食積、蟲積等,均能鬱而化火。五志(情志)之火多指由於精神情志的刺激,如臨床常見的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氣鬱則化火,發為“肝火”病症。
所以,為了避免內六淫的產生,我們應該努力陶冶性情,穩定情緒,保養好身體和五臟(參見《中醫文化隨筆》中有關情志、養生和養五臟的內容)。
2006年11月21日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54·水液
中醫文化隨筆54·水液
中醫的水液包括津液和水溼痰飲。其中,津液和溼我們已經談過了。這裡我們講一下水和痰飲。
水指水腫。痰的概念亦有狹義和廣義的兩種含義。狹義之痰,是指肺及呼吸道中咳出的分泌液,或嘔出的粘液體,常被稱為“有形之痰”。廣義之痰,除狹義之痰外,尚包括各種原因使體內津液代謝障礙,停留積聚,蘊結而成的痰。這種痰隨氣執行,無處不到,從而形成種種痰病痰證。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顛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
痰和飲,合稱為痰飲,都是津液變化而成,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而表現的病證,但兩者的形態不同。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景嶽全書·卷三十一》說:“痰之與飲,雖曰同類而實不同也。蓋飲為水液之屬……此皆水谷之餘,停積不行,是即所謂飲也。若痰有不同於飲者,飲清澈而痰稠濁。”飲證則泛指各種水飲所引起的病證。由於飲與痰、水有許多相似之處,並在病變中有密切聯絡,故飲證亦常稱為“痰飲”或“水飲”。根據飲邪停積部位不同,臨床又可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四類病證。但其總的發病機理均為陽虛陰盛,運化失常,水液停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