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3/4頁)
章節報錯
還蘊含著周易中“整體觀念”的思想。諸葛亮在應對五路大軍時,並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路敵人,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從全域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他明白,只有解決了所有敵人的威脅,才能確保蜀漢的安全。這種整體觀念使他能夠統籌兼顧,做出全面的決策。
從劉備託孤到諸葛亮安居平五路,這一系列情節展現了周易哲學中“時”與“位”的重要性。劉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選擇了合適的時機將政權託付給諸葛亮;而諸葛亮則在面對五路大軍時,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形勢,採取了恰當的策略。他們都能準確把握“時”與“位”,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同時,這一回中還體現了周易哲學中“憂患意識”的存在。劉備臨終前對蜀漢的未來充滿了擔憂,他擔心劉禪無法繼承大業,擔心蜀漢會面臨滅頂之災。而諸葛亮在面對五路大軍時,也深知蜀漢所面臨的危機,他時刻保持著憂患意識,不斷努力去解決問題。這種憂患意識使他們能夠時刻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
在周易哲學中,“中道”也是一個重要的理念。諸葛亮在處理各種事務時,始終遵循著中道的原則。他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而是在各種矛盾之間尋求平衡。比如,在對待劉禪時,他既不縱容其過錯,也不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以適當的方式引導和教育他。這種中道的思想使他能夠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明智的決策。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這一回,還反映了周易哲學中“自強不息”的精神。劉備一生奮鬥,雖然歷經挫折,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諸葛亮更是如此,他在劉備死後,繼續為蜀漢的事業而努力奮鬥,不辭辛勞。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他們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篇章的重要原因。
總之,用周易哲學來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第 85 回,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和哲理。這一回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哲學的啟示,它讓我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寶貴的人生經驗和智慧。
三、從幾個方面用周易哲學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第 85 回:
陰陽平衡
在本回中,勢力的此消彼長、戰爭的勝負轉換等,都體現了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道理。如蜀吳聯盟與魏的對抗,就是陰陽力量的動態平衡。
變化與應對
,!
面對五路大軍的威脅,諸葛亮根據形勢的變化,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體現了周易中“窮則變,變則通”的思想。
剛柔並濟
諸葛亮的智謀和果敢,以及他在處理內政外交時的靈活手段,展現了剛柔相濟的特點,符合周易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理念。
時位與機遇
各方勢力在不同的時位中採取行動,把握機遇或應對挑戰,這反映了周易對時位的重視。
全域性觀念
從整體上把握局勢,統籌謀劃,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對全域性的關注和對整體和諧的追求。
四、用不同詞牌名來解析《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85 回解析》:
《卜運算元·〈三國演義〉第 85 回》
亂世起風雲,易理藏篇章。遺詔託孤情義長,平路展謀方。
陰陽互轉忙,剛柔智慧揚。變化危機心不慌,偉業永流芳。
《浣溪沙·〈三國演義〉第 85 回》
三國滄桑歲月悠,周易哲思蘊心頭。遺孤託詔意難休。
五路兵臨謀應對,安居妙計展風流。英雄壯舉世間留。
《鷓鴣天·〈三國演義〉第 85 回》
演義篇章歲月深,易觀史事見真心。託孤遺詔含真諦,平路安居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