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人”前輩不是島國人,《雪國》也不是島國文學作品。

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失去了一件珍寶,一時之間竟是對本國文學提不起興趣來了。

至於那些之前一直抵制葉予的新聞媒體、名人作家還有商業勢力,則是欲哭無淚。

他們一番炒作宣傳、大力推廣,最後居然是在為葉予服務?!

想到這點,他們羞愧得連切腹自殺的心思都有了!

……

見此,葉予摸摸下巴——是不是……該給他們一劑心靈雞湯了?

——(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八章 島國人永遠的好朋友!

“‘冬月撥雲相伴隨,更憐風雪浸月身’,這是我前些日子寫下的一首和歌中的兩句。

和歌,自不必多說,同樣是貴國古典文學中的重要一環,是俳句的起源之一。

我今天提到這兩句和歌,是因為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若是有貴國友人跟我索書,我該給TA寫點什麼好?

寫我們華夏的東西,很顯然是不合適的。

TA可不一定懂漢語。

隨手寫兩句,則顯得很沒有誠意。

思來想去,我突然想起了前幾日寫的那首和歌,便恍然驚覺——‘冬月撥雲相伴隨,更憐風雪浸月身’,豈不正合適?

……”

五站籤售會已經全部結束了,葉予一行人再次回到了東京。

從京東開始,也在東京結束。

再過幾天,他們就會坐上從東京飛往華夏閒水市的飛機,踏上回國的行程。

因而,這兒自然不可能是籤售會,更不可能是什麼現場表演。

這兒是東京大學的大禮堂。

這是葉予最後離開島國前的演講——《我在美麗的島國》,目的是為了重拾島國人的信心。

是的,你沒看錯。

重拾島國人的信心。

經過這些日子,有些島國人對自己的文化真的快沒信心了。

寫俳句,一眾文學大師、頂尖作家居然寫不過一個現學現賣的華夏人。

“只要把華夏的古詩詞寫好了,再加精通島國語,俳句什麼的只是小菜一碟,隨手就能寫出好句來。”就算心裡很不願意,不少島國人腦中還是浮現出了這樣的想法。

而後來,好不容易出現了曙光。出現了希望——“一個旅人”的《雪國》。

那時候,整個島國文壇的希望都在“一個旅人”和他的《雪國》上面。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下,這個神秘的“隱士高人”,還有那一部《雪國》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成了島國文化的支柱,支撐著島國人的驕傲。

然後。支柱垮了。

轟然倒塌。

“一個旅人”就是葉予,就是那個華夏人,而《雪國》也是他寫的。

遭遇如此沉重的雙重打擊,很多島國人都或多或少感到沮喪和失望。

嚴重些的,對本國文壇沒信心,也沒興趣了,更嚴重點的,甚至對本國文化沒信心、沒興趣了。

他們的信心和驕傲被打擊得體無完膚。

而葉予在東京大學大禮堂的這一次演講,便是為了重拾他們的信心和驕傲。

“……

我之所以借它來題詞。是因為我覺得這首和歌具有心靈的美和同情體貼。

在雲端忽隱忽現,照映著我往返禪堂的腳步,使我連狼嗥都不覺害怕的‘冬月’啊,風吹你,你不冷嗎?雪侵你,你不寒嗎?

我認為這是對大自然,也是對人間的一種溫暖、深邃、體貼入微的歌頌,因此我才想著若是要贈書給貴國友人的話。我就一定要寫上這兩句——‘冬月撥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