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麵包機當然也很重要,對唐寧來說卻不重要,他不太喜歡吃麵包,有選擇的話還是儘量選擇吃米飯,從小習慣了這種口味。
自動炒菜機器這倒是比較有挑戰性。其中有一個麻煩就是調味料、蔬菜與肉類的混合食譜需要的火候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有無數種組合。先不要說如何炒,如何用機器切菜、切肉、切魚都是一項浩瀚的大工程呢。只能一樣一樣地來解決。比如,先解決健康衛生的魚類的自動烹飪吧。因為魚肉所含的飽和脂肪酸比較少,所以它要比禽畜類的肉要健康,也是唐寧比較喜歡的一種食物。
唐寧的思緒已經飄到如何殺魚上面了。殺魚兩大步驟,一為刮魚鱗,二為去內臟。魚的形狀類似兩個圓形交疊之後重疊的部分,兩個圓形分別旋轉就能產生貼近魚身弧線的刮蹭曲線,這個問題就大致解決了,至於力度什麼的,自是有試驗人員去做。內臟嘛,可以用真空吸塵器的原理,巨大的吸力估計可以把內臟一股腦兒吸走。
吃魚最麻煩的是魚刺,最好能有機器把魚刺弄走。這個可以嘗試用精細的鋼梳把魚肉從魚骨和魚刺上刷下來,再用一層硬質的網過濾小肉粒,將魚刺全部擋住。
純粹的魚肉可以捏成魚丸做湯,也可以重新壓成魚片為下一步的煎炒烹炸工序做準備。
大家在用魚做食材的時候有一個共識,不管是海魚還是河魚,它們都有一種難聞的魚腥味兒。海洋魚類生活的海水中含有高達3%的鹽類,海水屬於高滲液體;而動物細胞生存的內環境最佳鹽類滲透壓水平要求低於1%。為了維持體液平衡,海洋生物必須用足夠的有機化合物填充細胞,以高膠體滲透壓來對抗海水的高鹽滲透壓。這些有機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氨基酸,富含氨基酸正是海洋生物讓人產生鮮味感覺的主要物質;一類是胺類,具體就是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本身無味,但魚死後,氧化三甲胺會很快在魚內細菌和某些酶的作用下轉化成三甲胺,三甲胺分子就是帶來魚腥味的“罪魁禍首”。
活鮮海魚通常沒有多大魚腥味,而魚死後時間越久體內三甲胺含量越高,腥臭味就越濃。淡水魚類體內通常不含有氧化三甲胺,為什麼仍然能聞到魚腥味呢?淡水魚的腥味實質上是一種“土腥味”,尤其那些以汙泥為食物的鯰魚、泥鰍等深水魚類更加明顯。水底汙泥中生長的藍綠色藻類,會產生土臭素和甲基異冰片,這些物質主要存在於魚的身體兩側皮下的“紅肉”中,土腥味就來源於此。
知道了魚腥味的來源,那麼選擇和保持水產品的鮮活度自然最重要。其次,對於海產品,一是將魚殺死並清除內臟後,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儘量清洗掉外露的、可以向外揮發產生魚腥味的氧化三甲胺;二是用檸檬、醋、番茄等含酸的食物或調料來破壞氧化三甲胺,不讓它轉化成三甲胺。淡水魚除了沖洗以外,還要儘量去除掉魚皮和腹內“紅肉”,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然,作為一種較為強烈的味覺感受,足夠強烈的酸味對於其他味覺能產生一種掩蓋作用。因此,無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類,酸味物質都可以用來“去腥”。
很多的廚師或者家庭主婦做魚料理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自己家裡搞一搞自己吃當然無所謂,但是大規模地做魚肉美味,不可不知其中的科學原理。將來唐寧的魚料理烹調機器將是一整套的烹飪解決方案,絕不允許在這方面出紕漏。
至於混和食材的火候問題,可是有三種解決方案。第一、同時採用兩種加溫方式。一種是熱傳導,這種方式易於將蔬菜煮熟,另一種是微波加熱,這種方式易於將肉類煮熟,烹飪工程師將根據菜譜來制定規範,調節兩種方式的火候,以達到兩種食材同時煮熟的完美火候。
這種有趣的能力源於微波可以達到離食物表面至少幾厘米的食物內部,對這些部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