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一個想法,反正有商毅在前面擋著清廷,就讓他去和清廷硬拼,等到他們拼個兩敗俱傷,自己也好坐收漁利。因此在這多重因素之下,雖然也經歷了一番爭吵,但最終還是認可了這份協議。而隨後各方又都各自投入到權力鬥爭當中去了。至於協議,也沒人再理會。

三個明藩朝廷內部的事情,商毅從情報部門那裡也都陸續知道一些,大體的發展並不出他的預料,雖然從理論上說,簽定的協議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約束力,隨時都可以被撕毀,但三個明藩朝廷肯派人到南京來參加會談,就基本表示了各方對會談結果的主要態度。而且協議也充份照顧到各方的現實利益,因此在時局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之前,各方也都不會輕易違反這份協議,至少也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那麼在短時間內,自己也不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南方,而是可以將大部的注意力放在北方的清廷,以及海外。

同時第二次琉球戰役,以及進攻日本,襲擊江戶的戰鬥訊息也都陸續傳回到南京,戰事的進展也十分順利,一直都按照商毅預定的計劃進行,也讓人十分放心。因此現在商毅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自己內部的調整上,現在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安排一直排到了今年的年底。

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舉行稱王儀式,雖然現在商毅己經稱靖北王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在南京政府的檔案上,也己經使用靖北王的稱呼,而且也得到了三個明藩朝廷的正式承認,但由於四方會談的進行,以及其他的事務商毅始於都沒有舉行一個正式的加冕儀式。雖然只是稱王,但也仍有一套十分複雜的程式和儀式;在中國古代;對這一套程式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從理論上說,商毅這個靖北王還不算是名正言順。

現在其他事情都告一段落,四方會談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因此周世奇、王夫之、李巖、李格非等人也向商毅進言,應該在南京築臺祭天,選擇一個良辰吉曰;正式登臺;進冠冕;璽綬訖;面南背北稱王。

商毅雖然不喜歡這些繁瑣的儀式,但也不好弗眾人的意願,因此也只好同意,但要求一切儀式,都儘量簡進行。

第一九三章 稱王設官

其實稱王的儀式也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形式。還要分封各級官員,以及商毅的眾妻妾們也都要得到正式策封,正式成立後宮。

儘管這一次只是稱王,而不是稱帝,但現在商毅集團巳經不在是一個臨時的地方割據勢力,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政權機構。也需要一套與之相配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規則,正式的官職品級,以及軍隊的建制,當然也包括商毅後宮的等級制度。那怕只是暫時性的。這才是稱王的主要目地。因此這也是對目前商毅集團內部的一次全面的安排整合和權力分配。

另外商毅起事差不多有五年的時間了,現在雖然還不算是完全功成名就,統一天下,但也可以說是坐鎮一方建朝立業的獨立勢力,而有不少一開始就跟隨商毅的部下,在這些年來;也都立下了不少功績,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應該對他們有所安排,進行一次階段性的封賞獎勵;這也是居上位者必須做的工作。

同時隨著實力的擴大,在商毅集團內部,也形成了幾個派糸,從地域可以分為山東糸和浙江系兩支;從家族上可以分為周氏和林氏二派,再加上其他的小派系,也比較複雜。但正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集團擴大,內部再形成新的派糸,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當然在目前來說,商毅集團內部的各方勢力還十分團結,並沒形成爭權奪利的局面,一方面是有商毅在上面壓制,另一方面也是目前還處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階段,因此眾人都還能夠做到齊心協力;互相幫助。但也不能因此馬虎大意,由其是稱王之後的分封,不僅要做倒對毎一個人都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