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不說讓所有人都滿意,但也必須讓絕大多數人都心悅成服,這也確實讓商毅也廢了好一番腦筋。

在加冕儀式結束之後,首先是對後宮進行分封,王爵的後宮制度沒有皇帝那麼複雜,大體只有正妃、側妃、偏妃三種,甚致還會有妾室。當然如果商毅原意,也完全可以按照皇帝的標準,弄出什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來,不過現在商毅還不打算廣收妻妾,只是立葉瑤瑱為靖北王正妃,林鳳舞為側妃,陳圓圓和明石姬都為偏妃。但同時商毅也正式規定,自已不在南京期間,正王妃將有代理行政決策的權力。

因為現在算是商毅正式妻妾的,只有這四個人。雖然亞莉桑徳拉和朱媺娖的婚禮都在籌備當中,但畢竟沒有正式舉行,因此這一次也都不在分封之列。

後宮的分封,也是最簡單的一項,並沒有太多爭異。因為在商毅的妻妾當中,除了林鳳舞之外,其他人其本都沒有多少孃家勢力,葉瑤瑱本來就是商毅的正妻,立為正妃也是理所當然,而且在過去幾年裡,商毅領軍出戰,都是由葉瑤瑱代理政務,這一點也己經得到了眾官員的認可。

林鳳舞是以平妻的身份嫁給商毅,她也是商毅的妻妾當中,唯一一個有孃家背景的,而且林鳳舞本身也極居理財能力,和海外閱歷,同時林家也是商毅的一個重要的支助力量,因此被立為側妃也是順理成章,而陳圓圓和明石姬本是妾室,被立為偏妃。

隨後才是重頭戲,因為中國發展到現在,文官制度己經非常完善了,沒必要做大修改。因此在文官的品級和官職名稱上,商毅也並不準備另搞一套,基本還是沿用明朝的舊制,官員的品級分從正九品,而各級以內又分初授、升授、加授等二三個級;而中央設內閣、分六部九寺等等。

首先商毅下令,將行政部正式改為內閣,由周世奇出首輔,王夫之、李巖、李格非三人都入閣理事。周世奇兼任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王夫之兼任禮部尚書、工部尚書;李巖兼任兵部尚書,**部部長。

周世奇,王夫之、李巖三人成為商毅的內閣成員,並不奇怪,因為這三個人很早就付責整個行政部的工作,只有李格非是被格提拔起來的。而且在此之前,李格非付責的是商業執行,對外貿易來往,以及對外事務等工作,在中國傳統的政治格局中,這些都不是主流的事務。

但李格非的身份是林之洋的盟兄弟,也算是林家的一份子,而林家也是商毅手下的一大團體,在另一大團體周家已經出任內閣首輔的情況下,林家在內閣中理當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南京政府和過去的其他朝廷不同,十分重視商業營運和對外貿易,這兩塊的收入佔總財政收入的七成左右,因此過去李格非的工作,實際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次進入內閣,也表示商毅堅持發展商業,對外貿易,以及走向海外的態度。

由內閣成員兼任六部尚書,也是明朝常的慣例,以前商毅在行政部下,設立了十一個司,實際是將六部的職能和權利分散,因為商毅的政府和過去的歷代朝廷所走的道路並不一樣,還按照原先的六部劃份,顯然是己經不能滿足管理的需要,必須分得更為細緻,因此這十一司實際取代了過去六部的位置;同時還會增設一些新部門。

而內閣成員兼任六部尚書之後,實際是不能參與六部的實際公務外理,只是分管各部工作,吏部下,新設組織部和人事檔案部、戶部分管財政部、審計部;禮部分管教育部,宣傳部、工部分管工業部、農田部、工建部;而李格非分管商務部、對外貿易交流部。而兵部現在僅僅只是一個虛殼,所有與戰事有關的事務,都由**部處理,保留這個名稱實際只是為了湊齊六部,因此李巖同時還兼任**部的部長。

不過**部的俱體工作其實是由商毅在處理,而且在現階段,**部仍然是最高機構,就連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