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杜惜君含羞道:“這些日子讓武妹妹把你給慣壞了。”
“不是!”謝逸信誓旦旦道:“主要是我家惜君現在越發風韻,而且我發現……你和麗琬如今都越發的情思旺盛,為夫豈能視而不見?”
夜色漸深,晚風裡盡是旖旎……
……
夏夜微涼,有人卻煩躁不安,難以入眠。
皇帝已經很多年沒有踏足自己的寢宮了,對此陰妃早就習以為常,今夜她之所以難以入眠是因為今天是母親的忌辰。
她很想去墳頭祭拜,可是不能,哪怕是在宮中設個牌位祭祀都不行,因為陰家是罪臣,而她是罪臣之女。
原本指望著兒子李佑能幫自己爭取點什麼,卻不想剛剛有點舉動,皇帝便把權萬紀派去了齊州。
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陰妃更不想就此前功盡棄,陰家的復興之路豈能是一個權萬紀能夠阻擋的?
明月之下,陰妃拳頭緊握,指甲刺入掌心許久也全然不知……(未完待續。)
第三一五章 不簡單的表象
齊王李佑最近的表現有些不太好,行為比較跋扈,而且經常插手齊州地方事務。
雖說齊王有節制齊州軍務的權力,但一個皇子,一個親王並沒有資格插手地方政務,李佑的某些做法顯然有些不大妥當。
地方官少不得有彈劾送到長安,向皇帝訴苦,李世民看過之後並沒有太當回事。兒子還年輕,有點跋扈,有點不懂事是正常的。
李世民甚至還有些許後悔,不該早早將李佑派去齊州,讓他失去了應有的關愛和教導,以至於現在行為失當。所以呢,他的應對之法是將權萬紀派去齊州。
權萬紀在吳王府做長史的時候還算稱職,李恪從當年那個有些毛毛躁躁的少年成長為今日有勇有謀的親王,權萬紀功不可沒。所以李世民有理由相信,權萬紀有能耐教導好齊王李佑。
權萬紀前去赴任之後,李世民的目光和注意力很快被魏王李泰吸引了,李泰上疏稱洛陽伊闕龍門石窟以長孫皇后為原型的佛像修造完成,欲前去拜謁。
一下子,李世民的內心便全部被已經去世數年的愛妻佔據。
這幾年宮中新選的年輕嬪妃不少,李世民偶爾也會過幾天縱情聲色的日子,但始終再沒有一個女子走進過他的心裡。
說來也奇怪,自打長孫皇后去了以後,儘管李世民寵幸過不少妃子,但皇宮裡很少再有皇子公主誕生。而當年長孫皇后幾乎隔上一兩年便會生個孩子,前前後後三子四女,絕對是嬪妃之中生育最多之人。
可惜天不作美,長孫皇后早早去世,李世民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除了厚待他所生的幾個子女外,他只能將一份思念深埋心底。
如今李泰告知長孫皇后的佛像修造完成,李世民心中的四年便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一時間甚至有氾濫趨勢。
自己得走一遭洛陽。去看看她的雕像,去緬懷一下那些曾經逝去的青春與歲月。
好在今年朝政算是比較平穩,完全有東巡的條件,想必朝臣們也不會反對。所以李世民很快便擬定了東巡洛陽的計劃,太子留守長安監國,而皇帝帶著魏王李泰等人前去洛陽。
本來李世民的意思是,要長孫皇后所生的女子都去洛陽拜謁,但太子是肯定不能走的。自古以來的傳統,當皇帝離開都城時,都要太子留下來監國。這是保證不出亂子,國祚傳承穩定的一種完全之法。
令人意外的是,晉王李治也不願意前去洛陽,而是聲稱要留在長安讀書,六月裡會前去昭陵為母后守靈。
前去洛陽拜謁佛像是孝道,去昭陵守靈掃墓也是孝道,李世民找不到反對的理由,而且他似乎也明白小兒子的一些難處。所以李世民答應的,除了魏王李泰。便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