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子”,子產訓起來,彷彿訓導自己不聽話的學生。
而如今的楚國算什麼?聯軍一戰再戰,楚國一敗再敗,聯軍的大部隊堵在楚國國都之下都數個月了,連楚國使臣進出自己的楚國國都,都要接受聯軍的搜身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公子圍的倔強算個什麼?子產用看土豹子一樣的眼神看著公子圍,嘴角中譏諷的微笑彷彿在說:蠻夷就是蠻夷。
他語調平和,但公子圍聽的如芒刺在背:“楚國大概百多年沒有參加會盟了,所以對會盟的程式不太瞭解,讓我解釋給你聽……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大家首先要挖一個坑,在坑中埋上盟誓與祭品。那個坑必須方方正正,所以稱之為“方明” ……”
子產說的興致勃勃,趙武在一旁不停催促:“簡短點,簡短點,你再拖沓,我今天就無法動身了。”
公子圍讓子產的疲勞轟炸弄得很窘困,在子產面前,他彷彿回到了幼年時代。公子圍彷彿記得,即使地幼年時代,他面對父親的拷問,也沒有如此汗流浹背。
尷尬至極的公子圍連忙轉移話題,問:“聽說伯國允許我們在盟約背面書寫數個大字,你們的丹砂準備好了嗎?”
趙武拍拍手,長出一口氣:“總算完了,快點端上丹砂來,拿筆來,讓我先簽署盟約……只是一份草約而已,有什麼可爭論的?”
聯軍統帥們都嘿嘿笑了。按趙武原先說的,楚國人要爭,應該早早的爭論,都兵臨城下了,一份“城下之盟”還有什麼好爭論的。無非是別人讓你舉手、你舉手;別人讓你擁護,你擁護,別人讓你簽字……那,公子圍就簽字唄!
盟約是書寫在一份羊皮捲上的,這份羊皮卷用了整張羊皮,經過精心鞣製,羊皮表面塗抹了白砂作為書寫的材料。盟約很冗長,很繁瑣,不過,大家都沒在意盟約說的什麼,重要的是形式,重要的是:楚國認可了“城下之盟”的待遇。
彷彿,真實的歷史上,第二次弭兵大會的盟約也沒有公之於眾。眼前這番歷史,倒是與真實的歷史產生了奇妙的重合。
公子圍簽署的名字在趙武之下。而後,是齊國執政慶封作為監督盟約的監誓人附屬簽字,魯國、宋國國君是公爵,這兩國的代表簽名緊隨其後,然後是春秋第一霸主鄭國……楚國方面,現在沒有其它的附庸國副屬了。都被兵臨城下了,他的附庸國們當然不會出現了。但這沒關係,楚國令尹把那些附庸國的利益都“代表”了,公子圍直接代表附庸國的執政簽署……不一會兒,盟約終於簽署完畢。
這還沒有完。盟約是製作成卷軸半捲起來的,底下留了個人簽署名字的空位,它現在卷著,上面寫的具體內容,並沒有展開讓大家看。此時,當大家簽名完畢後,趙武下令:“展開來,把盟約展開來,送上丹砂,讓楚國人在背面書寫。”
卷軸很長,公子圍陰沉著臉,飽蘸丹砂,在盟約的背面書寫了八個殷紅的大字:“楚雖三戶,亡晉必楚!”字,書寫完了,晉國的侍從官殷勤的在字跡上撒上細白的沙子。此時他們摻沙子的作用,在於吸去多餘的墨跡,以便字跡能更快的乾燥。
等這些沙子均勻的灑在盟書的背後,幾名侍者上前,輕輕的抖動著盟書,抖落那些字面的沙子,令八個殷紅的大字展露出來。趙武命令侍者將這八個大字展示給楚晉兩國的卿大夫,展示給晉國的中級軍官,以及聯軍統帥:“看看這八個大字,把這八個字記在心裡,要時刻提醒自己:有個勁敵正站在我們旁邊,時刻等待著我們的失敗,晉國人,警惕啊!”
公子圍絕望了,他本想透過這句巫咒般的誓言,用心理暗示術摧殘聯軍的信心,但沒想到趙武卻用來激勵自己計程車卒,讓他們對楚國保持警惕。
在古代,“兵”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