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堂,對他來說,都只是挪挪座位罷了,並不是很需要像曹元忠那般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地位而窮盡算計、戰戰兢兢。
不過,與曹元忠的這一席談話,倒也讓鄭渭受到了不小的啟發,他第二日就前往西山,與郭汾有了一番詳談,又寫了兩封長信,一封給了張邁,一封給了楊易。過了兩天,又追寫了一封信,送去給郭洛。
給郭洛的信才發出,東面就傳出了一訊息,遼國皇帝耶律德光漢名劉德謹者,駕崩!
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
耶律德光駕崩的訊息傳來,燕京上下無不稱慶。契丹素為中原大敵,如今敵酋死了,自然舉國歡慶。
幾日後定遼的楊易卻發來一封書信給樞密院,建議中樞必須嚴防契丹。
楊易自受傷以來,不理事已久,漠北分切兩部,東部兵權在石堅,西部兵權在石拔。烏州一線的防務,半歸柴榮,半歸耶律安摶,兩人都屬燕京直隸,楊易傷勢漸愈之後,武學士丁寒山曾建議讓他重新掌軍,當時的大學士馮道卻認為楊易的身體並未完全康復,還是繼續養病的好,所以這段時間來楊易身為大將軍卻兵權全無,在定遼賦閒至今。
楊易的建議非是絕密,所以曹元忠便拿出來廷議。
按制,大代言有權與聞一切絕密,只是往日裡楊定國將心思大部分都花在民事上,張邁與政務院不邀他他就權當不知,馮道接任之後表現卻更加活躍,既聞此議,便要求讓二十四堂之一的議兵堂參議此事。
鄭渭對此頗為反感,當場就拒絕了馮道的要求。
糾評臺雖有議兵堂的設定,但在功能上與樞密院完全不同,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是議論有關軍事的制度建設問題,並形成立制動議;第二是監察軍隊系統的制度問題的現狀,並形成改制動議;第三是對軍隊的監察系統法曹進行監察,如果法曹的傾向出現偏差,議兵堂有權過問,以防止法曹系統自身的腐化。
以上三項,都是制度層面的作用,所以議兵堂的五位御史,是從軍中的基層、中層和高層以及軍眷中各選舉出來一個。再加上一名非軍事人員,這些人很能代表各界的軍心,卻不是軍中的智將、勇將或者名將。而有關楊易的建議是執行層面的事情,鄭渭的頭腦邏輯十分清晰,他面對馮道也頗為強勢,所以拒絕了糾評臺的參與。只讓樞密院、政務院和翰林院進行廷議。但出於對大代言的尊重,邀請了馮道旁聽。
廷議的結果,翰林院武學士丁寒山只要是楊易的建議他就表示應該支援的,而政務院的幾位執政卻都覺得楊易是否太過敏感。
遼人會在燕京安插奸細,唐軍自然也會在東京安排細作,近來遼陽府發生的事情,燕京這邊的高層無不清楚,範質、李沼都認為以當前契丹的局勢,耶律德光一死遼國多半會鬧內亂。如此局面之下正所謂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能西侵呢!張毅以自己于軍事上無擅長為理由,保持了中立。
就是樞密院中,魯嘉陵也覺得楊易此論似乎不符常理,曹元忠從軍日久,隱隱覺得楊易的動議貌似不合常理,內中卻藏有對敵情的直覺性預測,不過他還是與張毅一樣。刻意地保持了中立的意見。
丁寒山在整個廷議中話語權不強,最後議論的結果。大方向上的意見是並不採信楊易的判斷,但作為對楊大將軍的尊重,還是例行公事般地命令烏、灤、津、登四邊加強邊防。
廷議就要結束時,馮道提出意見,認為耶律德光貴為一國天子,雖然唐遼彼此是敵國。但也該遣使問候順便也能派出使臣,一窺契丹虛實。眾人都覺這也應該,再接著又議起出使禮儀的事情來。
結果不知不覺間,這次廷議一不小心便歪樓了。
郭汾得到廷議的結果之後,心道:“易哥哥既然動議防遼。一定不會是無的放矢,只是這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