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認為此法甚好,立即採納。投票結果,全體籌安會會員一致贊成速行帝制。

這個局面的出現使楊度非常興奮,便親自起草,向代行立法院的參政院上請願書,請求不開國會而設一時機較速許可權較大的民意機關,以此來解決這個國體問題。上了請願書後,沒幾天,他又在報上公開發表第二次宣言書,再次鼓吹廢共和行君憲為中國今天惟一正確的道路。

鑑於籌安會內部投票表決之簡易可行,他想到不如來個全國民意大投票,一下子便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豈不最好?但全國的投票,必須在各省將軍、民政長的領導下才可以操辦,籌安會如何能辦此事呢?籌安會乃學術團體,也沒有這個權力支派各省的文武大員呀!此事必須有袁克定的支援才行。

楊度來到大公子府第。家人告訴他,大公子這幾天正在跟一位異人查勘皇城風水,此刻要找到他,只可上正陽門一帶去。

這是個什麼異人,楊度也想去見識見識。

十 正陽門城樓上,郭垣對袁克定談北京王氣

雄壯的正陽門城樓上,一個矮矮小小的中年漢子正在指點皇城,對著一躊躇滿志的袁大公子侃侃高談。此人正是紹興日者郭垣。

郭垣祖上三代都做師爺,但他卻無意做刀筆吏,一門心思沉醉於占候卜筮之學,浪跡江湖三十年,廣結天下各色人等。去年經人介紹,郭垣攀上了袁克定。袁克定對他的這一套學問很是看重。

籌安會萬餘會眾一致贊同帝制,十四省將軍密電擁戴,全國請願會的建立,以及從各地傳來的擁護君憲的訊息,使得袁世凱相信帝制自為的宏偉計劃正在順利地進行。他已在心裡考慮新王朝的一系列大事了:國名、年號、都城等等。

國名就叫中華帝國。這是楊士琦的建議,只需將中華民國的“民”字改為“帝”字即可,既簡單又準確。楊士琦有過人的聰明,這個建議很好,袁世凱欣然採納。年號擬了幾個,但都不太理想,尚須從容考慮。至於都城,當然就是北京了。袁世凱對北京有特殊的好感,他不願離開北京。但許多人都說北京城的王氣正在洩漏,應該趕緊補救。袁世凱一向相信命數氣運,他認為此說有理。倘若不是王氣洩漏,滿人的皇帝為何做不下去了?是應該查勘一下,洩漏王氣的地方在哪裡。袁克定將郭垣的本事告訴了父親。袁世凱為了驗證,要兒子帶這個日者去看看項城袁氏祖墳。

為了嚴格保密,也為了測試的準確,袁克定突然將郭垣帶上火車。在漯河車站下車時,袁克定都沒有告訴郭垣要到哪裡去。第二天一早坐上馬車前往項城老家。直到第三天上午出現在墳山上,袁克定才告訴郭垣是來看祖墳的。

袁氏祖墳是一個氣勢龐大的陵園。袁甲三大發時,朝廷封贈他曾祖、祖、父三代為大夫,他趁此機會大修祖墳。他死之後亦歸葬祖塋,規格更高。自袁甲三之後,袁家世代簪纓,子孫繁盛,故而墳墓也很多。袁克定命族人把所有墓碑都遮蓋,叫郭垣看墳氣。郭垣在袁家祖墳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看了三天,最後指著一座規格並不高的墳墓說:“此墳有異象,墓主人之子貴不可飛言。”

“什麼樣的異象?”袁克定問。

郭垣說,“此墳外形來脈雄長,經九疊而結穴,且每疊山上都有加冕。”

“何謂加冕?”

郭垣指著遠遠的山峰說:“大公子請看,從那座兔耳似的山峰數起,到此墳最近處的饅頭形山峰止,每座峰上都有一堆突出物,猶如峰上之頂。這種峰上之頂在地學上稱之為加冕。”

袁克定順著日者的手指望去,果然見每座山峰頂上都有突出部分,有的是岩石,有的是土堆。

郭垣繼續說:“此種景象正應九五之象。大公子請再看來脈的兩邊,左右護衛,層層拱立,猶如藩王諸侯侍立兩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