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怕皇氣外洩,所以正陽門不開。前清皇帝最敬重的是西藏的達賴、班禪,就是他們來了也不開門,只是高搭黃轎,讓他們越過女牆而進。”郭垣繼續說,“我接連幾天三更時分登上正陽門,發現新朝與正陽門關係更大。”

“為何?”袁克定頓時警覺起來。

郭垣鄭重地回答:“我站在正陽門城樓上遙望南方,紅光貴起,直壓北京。正陽門為北京正南門,擋住南方紅氣全靠的是它。眼下南方紅氣如火如茶,正陽門必須改造,否則壓不住。”

袁克定不自覺地向南邊眺望。眼底下除鱗次櫛比的房屋、縱橫交錯的街衢、熙來攘往的人流外,他沒有看到一絲紅光,但他相信郭垣的話是對的。因為復辟帝制最大的反對者是革命黨,革命黨的領袖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就連非革命黨並久已馴服的梁啟超都公然反對帝制,梁是道道地地的粵人,可見南方的紅氣確實對北京的皇權壓力很大。

袁克定想到此,急切地問:“如何改造法?”

“首先宜改造外郭兩偏門,將它們移入內城,於內正門兩旁 洞開兩巨門,以便出入車馬,緊閉內牆正門,使之不接南方旺氣。”郭垣轉過臉來,以手指著北方說,“其次,宜增高正陽外城前門敵樓。明清兩代敵樓門洞設有七十二炮眼,合七十二地煞之義。炮眼東西南北四出,有鎮壓四方之意。但地煞之旨雖備,天罡之理卻無聞。現在宜在南向正面最高處洞開兩圓眼,直射南方,此為天眼,專滅天火。明年聖主登基,大公子再來樓上看看,南方紅光必然大為削弱。”

袁克定心想:南方的紅光我一點都沒看出來,更無論增強削弱了,不過既然自己看不出,也只有相信他了。

“第三,”郭垣接著說,“宜將正陽門所有門扇、窗欞、楹柱全部由紅色改漆成黃色。”

“這又何故?”袁克定不解。

郭垣一本正經地說:“民國尚紅,故其紅黃藍白黑五色國旗以紅居首,所謂以火德王也。民國建自南人之手,南方丙丁火,紅氣旺烈,故遙望南方紅氣勃勃。由民國改為帝國,宜以黃代紅,即以土鎮火。前清立國二百六十餘年,正陽門兩次遭火,都給國家造成大動亂。乾隆四十五年火焚正陽門城樓,乃有嘉慶、道光白蓮教之變,用兵二十年,災及數省。到了咸豐朝又出現長毛、捻、回之亂,禍害東南半壁河山,再加之列強入侵京師,帝后逃奔熱河。前清王朝因為這把火而由盛轉衰。光緒二十六年,正陽城樓再次遭火,義和拳民大亂北方,八國聯軍蹂躪京師,帝后又一次出逃。這把火終於導致前清由衰到亡。按之史冊,復之當今,火實在關係北京王氣太密切。正陽樓改漆黃色,以土鎮火,乃當務之急。”

郭垣此番話講得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不由得袁克定不相信。他正要再問下去,一眼瞥見楊度走上城樓,忙打招呼:“皙子你來了,我正與郭先生在檢視正陽樓哩!”

楊度見郭垣人雖瘦小,但兩目精光四射,知他不是俗輩,便笑著說:“我正要見見郭先生,聽聽郭先生的高論。”

袁克定向郭垣介紹了楊度。郭垣說:“楊先生習的是孔孟大學問,我這是旁門左道,想必楊先生不能包容。”

“哪裡,哪裡!”楊度說,“占候卜筮之學,若是沒有根柢,想學都學不到哩!”

說到這裡,他想起夏壽田曾對他說過史冊上記載南海地勢尚有不足之處,但不足處在哪裡卻並沒有講,且問問這位郭先生,也可試探試探他的深淺,便問道:“郭先生,前人都說南海形勢最好,宜建正殿,你認為如何?”

郭垣轉向北面,朝紫禁城方向望了一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