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會談終因中華帝國的干涉,並且給土耳其撐腰而告破裂,協約國集團一無所獲,反而因為邀請大國民議會代表參加會議而在客觀上承認了安卡拉革命政fǔ。

倫敦會議後,英國慫恿希臘繼續向安納托利亞進軍。此時,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突然暴病身亡,希臘國王康斯坦丁在大選中重新上臺。

在對土政策上,他比維尼澤洛斯更主張訴諸武力,同時協約國也想得到克里特島,意圖阻止希臘將克里特島jiāo給中華帝國。

1921年3月23rì,英法兩國表面上跟中華帝國達成了妥協,但是暗中的小動作不斷,不敢公開向希臘出口武器裝備,但卻暗中指使兩國的軍火公司向希臘走sī。希臘軍隊得到英法的暗中支援,在安撫住中華帝國不干涉的情況下,一支裝備有4萬支新式步槍、3700tǐng機槍、114mén火炮及配備馬克ⅳ型坦克300輛、雷諾ft…17坦克180輛,和1200名騎兵的希臘jīng銳軍隊從布林薩和烏沙克分南、北兩路向土軍防線發起進攻。

西線的土軍在經過中華帝國方面的短時間的裝備補充之後,已經擁有2。4萬支m16式先進步槍,214tǐng機槍m2重機槍,1200tǐngm16輕機槍,207mén火炮,以及25輛m10式戰車(中華帝國承諾給他們的m16戰車還未jiāo貨)。

雖然土軍人員和軍備仍然處於相對劣勢,但土軍的騎兵的數量卻比希軍多3倍,在土耳其國土上,道路並不發達,不適合機械化作戰,因此希軍儘管坦克多,但卻沒有騎兵有優勢。

戰線司令伊斯邁特在戰役一開始就把防守重點放在北路,而司令部就設在上次的jiāo戰地伊諾努村。

27rì,進至伊諾努的希軍向土軍陣地發起猛攻。希軍yù雪第1次伊諾努戰役之恥,因此作戰十分英勇,開戰之後不久,即迫使土軍的中路和右翼離陣撤退。然而,土軍似乎更為頑強,在以後的時間裡,土軍穩住陣腳,組織反衝擊。在土軍的反擊面前,希軍的攻勢漸漸失去銳氣,最後不得不撤退。

30rì,希軍在得到援軍之後又發起了一次進攻,但又遇到土軍同樣頑強的抵抗。此戰,土軍右翼不僅守住了陣地,還將希軍的左翼擊潰,並使之後撤。

恰值此際,從安卡拉開來的援軍又到了,於是土耳其的騎兵與援軍一道,乘勢對希臘人的左翼發起了一次猛烈的反攻,希軍側翼受到威脅,軍心動搖,進攻全面受挫,不得不再次退出戰鬥。

兩次進攻失利之後,希臘人感到打不下去了,遂於31rì夜裡向布林薩方向撤退。土軍抓住戰機,實施追擊,又給希軍造成重大傷亡。

此時,南路希軍曾一度將烏沙克前線的土耳其守軍擊退,佔領了阿菲永城,但在伊諾努獲勝的土軍迅速南進,從希軍北面發起進攻,退卻中的南路土軍也掉過頭來進行反擊,希軍抵擋不住,只得放棄阿菲永,退回到烏沙克方面。

至此,第2次伊諾努之戰又以希軍的再次失敗而告終。伊斯邁特將軍因兩次伊諾努戰役的戰功,在以後土耳其頒佈姓氏法的時候,被授以“伊諾努”為姓。

兩次伊諾努戰役的失敗並未使希臘國王康斯坦丁罷休,他與首相岡納里斯重新制訂了一項侵略計劃,同時在國阿大量補充兵員,將應徵者的範圍增加3個役齡,使侵土希軍的總兵力擴充至20萬人。

英國和法國對希臘準備中的這次軍事行動充滿了希望,不惜將大戰中剩下的坦克、大炮等武器裝備和英**官源源不斷地運往小亞細亞援助希臘。

7月初,希軍已經完成進攻準備。按照作戰部署,希軍將在布林薩佈置1個軍,在烏沙克以東佈置2個軍,在北路牽制xìng進攻的配合下,透過南路重兵的大規模突擊,攻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