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年的時光。
七日朝會這七日裡,內閣諸臣,軍機處諸臣,甚至秘書處的王妃們也在側殿旁聽,允許發言,而除了這些大楚文武重臣外,還遴選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民意代表數位準許加入朝會,可以說此舉開了歷朝之先河,也極大的刺激了各個階層。
要知道朝會可是一個莊重的場合,也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會議,也是一個國家政治的核心,在這裡決斷天下大事,而他們這些連一個品級都沒有的人居然能有幸加入這朝會,而且還是立國大朝,允許在朝上發言,這對幾個階層可是一種巨大的震撼,本就心向大楚的各個階層這一次更是被冷卓的措施給點燃了,可以說對大楚更加的死心塌地。
七日大朝,雖說人數眾多,還含了各個階層的代表,一併參與,但是整個朝會並不混亂,因為早在這三天時間裡,朝會上的各個議題早已定下,而來朝會的諸人只是對這些議題進行投票,又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議,而後在經過一番投票,以確定方案。
而這朝會第一個確定的自然就是國名,對此,冷卓沒做多少修改,依舊沿用大楚,只不過這大楚後面,還加上了帝國,以跟天龍帝國並肩,而不是次一等的王國。
確定國號為正朔,這個也沒有太多爭論,畢竟選用的國號只有那麼幾個,經過一番投票之後,很快就確定了下來,今年依舊會以建業五年延續,而明年正式更換國號,也就是帝國五六五年,天風紀元三零七八年為大楚帝國正朔元年。
代表帝國的旗號,定為五爪金盤龍旗,奉龍為鎮國國獸,不過這個國獸還沒著落,但是按照乙木騰蛇所言,在十萬大山深處的聖山之上,還是有一條巨龍存在的,不過那條龍可是聖獸巔峰,半隻腳踏入神階,想要抓回來當鎮國國獸可沒那麼簡單。
國名,國號,國旗定下之後,最為重要的就是文武官制了,之前大楚沿用帝國那一套,不過用的卻是半吊子,所以這一次算是完善了官制,貴族制,以及繼承製度,這個話題爭論最多,光是這一議題就用去朝會一半多的時間。
而經過一番討論,大楚帝國打破了固有的制度模式,畢竟大楚的情況與歷朝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大楚平安銀行這個存在。
大楚確定了內外兩廷,軍政分離的基礎,內廷專指秘書處,卻是正式定為制度,內廷不理朝政,不涉軍權,只負責打理大楚皇家銀行,也就是平安銀行,也就是說內廷有財權,外廷則分為軍政兩閣,文閣理政,武閣控軍,互不干擾,文閣下設戶部,禮部,刑部,吏部,農部,工部,商部,資源八大部,八大部下又分設諸多小部,比如禮部下轄學院,工部下轄水利,道路等等。
戶部的職能被削弱,大部分職能被銀行取代,但是戶部具有監督,預算,審計等職能,並對民生民計進行監察,八大部各部的職能權責進行了一次細緻的劃分。
文官以文閣為首,文閣大學士為奇數,少則五人,多則九人,冠以大學士之稱,位列一品,而後就是八部尚書大臣,位列二品,大楚設定行省郡縣制,行省設定巡政使,官至三品,乃是最品級最高的封疆大吏。
而之下,設郡守使,五品,再之下,設縣令,七品,而行省,郡,縣的屬官則各有品級,而正品九,從品九,也就是文官十八級。
武閣,最高權力機構是軍機處,也稱做武閣,軍機大臣同列一品,下設參謀部,後勤部,軍部,情報部四大部,其中軍部規模最大,下轄禁軍,四大軍團,海軍三個相對獨立的軍事存在。
武將分級又有不同,帥為最,將為次,尉再後,士為基,帥將尉士四大級,士又分,上,中,下三級,尉分準,下,中,上,將同尉同設四階,帥為最,乃是最高稱號,只能加榮譽,不在分等,也就是說,武官等級十二級。
文武官制定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