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無疑是痴人說夢而已。
相對於蘇浙,皖贛的局勢,無疑好了很多,天京能屹立不倒,少不得之前皖贛的支援,若是安慶有失,皖贛就被一劈兩半,只能各自為戰了。
自安慶順流而下,一兩日便到天京,湘勇水師的戰力,石達開是親身領教過的,佔據安慶之後,湘勇、楚勇的水陸聯軍,三五日的時間,就能兵圍天京,一旦向老妖的江南大營再立,這天京能不能守住,也是個問題。
自吃了楊三哥的大虧,丟了九江之後,天兵在江南的戰局,雖說勉強,但已經大不如前了,曾國藩、左宗棠、向老妖,再加上一個紮在九江不動的楊三哥,若是四人合力,守天京,難如登天吶!
想到了楊三哥,石達開的臉上也極為苦澀,這與自己丟九江之時,如出一轍,自武漢三鎮兵出黃鄂二州,先截水師再滅陸師。
兵圍安慶阻斷大江,再回身以陸師剿滅皖贛二省的天兵,天兵難以相互照應,被各個擊破,也就是早晚的事兒了。
“難道楊三哥又要用兵了?目標是天京?”
雖是自言自語,但將楊三哥與天京勾連在一起,石達開不由的有些汗毛聳立了,楊三哥擋不住,失了天京,天兵將何去何從?天國又將何去何從呢?
楊三哥的手段,石達開很反感,斬盡殺絕吶!上次兵出兩湖,陸師、水營,將近四萬,活下來的不足兩千,這些人大多還是水營的弟兄,韋俊的鄂州陸師,全軍覆沒,石祥幀的黃州陸師,只活了一人,若是被楊三哥佔了天京,只怕……
再往下,石達開也不敢細想了,只能趕緊的修書給東王彙報此事,自破了江南、江北大營之後,東王的心思也多了不少,只怕現在不是合適的時候,一旦楊三哥動了,必將是雷霆萬鈞之勢,憑著皖贛的天兵怕是極難擋住楊三哥的兵鋒。
加上不怎麼好對付的曾國藩與左宗棠,一旦沒了安慶這個關隘,天京不保吶!
石達開的想法基本就是楊猛的目的,兵圍安慶之事,進展的極為順利,安徽的左騾子識相,在舒城、桐城一帶的動作,足以讓楊猛短時間之內不懷疑他,而江西的曾滌生,也是一樣,一改往日冒進的作風,開始在江西,慢慢的攻取太平軍的一些錢糧之地。
最讓楊猛高興的是,曾滌生在衡州的小動作,擴充湘勇,雖說擴充的規模只有五千人,但對楊猛來說,這就是曾滌生的態度,有了這個,暗影的那些小動作,就沒什麼必要了。
江南大營崩盤,林吉李也接了那批發黴的糧食,接下來的戰局,只怕朝廷就要如坐針氈了。
江北大營的潰軍,擋不住太平軍的兵鋒,託明阿丟了揚州。太平軍就開啟了北上江蘇的門戶之地;江南大營潰退。溧水失守。蘇常二州也是太平軍的囊中之物;以天京、鎮揚二州、蘇常二州,為主架構的鐵三角之勢已成,只要楊秀清那邊稍微發力,就足夠朝廷撓頭了。
石達開、韋昌輝西進皖贛,怕是楊秀清存了篡權的心思,只要石相公那廝沒有篡權的心思,勢必要將安慶的重要性,說給楊秀清。天京的安危,楊秀清勢必不會掉以輕心,這樣一來,他那暗藏的野心,只能再發酵一段時間了。
待到林吉李、楊秀清同時發力的時候,朝廷就是一隻熱鍋上的螞蟻,曾滌生、左季高動作緩慢,自己再上第三道摺子,怕就是水到渠成的局面了。
困守靜海的林吉李,接到了理教的一批救命糧。雖說有些發黴,但總好過餓肚子的。天京的救兵,屢次不到,三人的心裡也有了怨氣,底下的將士更是如此,不知從何時起,天兵之中也有逃兵了。
困守靜海近兩年,理教的那位北方執事,成了三人的摯友,非是心甘情願,而是不得不為,僧格林沁,屢次水灌靜海,面對清妖鐵桶一般的包圍圈,三人只能在靜海城中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