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易和餘成海說這個話,也不是臨時起意,是前幾天何華和自己彙報的一件事情。

華食集團每天的食材消耗是一個巨大的量級,因為自主的供應鏈的供應有限,所以每天的採購量同樣是巨大的。

正因為採購量巨大,所以風險同樣很大,最近三個月因為食材問題門店的店長已經向總部投訴過很多次。

蘇伊士和蘇小廚所有的門店,店長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每天都要針對總部或分部物流配送的食材進行抽檢,一旦發現食材品質問題,要及時在內部系統裡面上報,然後總部質檢部門確認後,會封控同批食材。

華食集團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何華組織過專項會議研究,最後得到的結果,所有出問題的食材都來自於第三方的採購渠道,而要解決這個辦法,華食集團要成立相當大的食材安全檢測部門去進行管理。

華食集團一度想成立一個子公司來專門做這個事情,但是聽到何華的彙報,蘇易覺得這種事情最好交給第三方。

如果華食集團成立自己的質檢公司,和現在華食集團質檢部門是一個道理,這些部門都是管理部門,慢慢就會滋生腐敗和利益鏈。

但是把這個業務交給一個第三方公司,那麼食材的質量就是第三方公司生存的命脈,必然會比華食集團質檢部門更用心。

華食集團原本計劃把這塊業務在元旦後面向市場進行招標,但是今天碰到餘成海,蘇易想到一個問題,一個公司的底線如何和老闆有很大的關係。

招標一個第三方公司,不如找一個靠譜的老闆去做這個事情,餘成海這個人他調查過,做人圓滑,做事有底線。

老闆的底線就是企業的底線,就是食品安全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蘇易看著餘成海震驚又不可思議的眼神,笑著繼續說道:

“餘叔,選擇你和餘芳芳有關係,但是也不是全部和她有關係,你的為人我不隱瞞,我多方面瞭解過。”

“這麼多年來,你做海鮮這個行業,做事做人的底線還是保持的很好,從來不以次充好,對海鮮的進貨品質把握的很好。”

“因為你在食材這個行業有豐富的經驗,我覺得適合做我們華食集團的合作伙伴。”

“我們華食集團現在門店一千多家,每天的食材消耗量都達到一千多萬華夏幣,其中60%以上的食材都是透過第三方渠道採購,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門店會不斷的增加,食材的採購量肯定會翻倍。”

“我們計劃找一個公司合作,由它統一尋找貨源進行採購,最大的要求就是食材質量的嚴格把控。”

餘成海聽到蘇易的話,慢慢從驚訝中反應過來。

蘇易剛開始要和他合作,還以為是看在餘芳芳的面子上,給自己賞一個買賣。

現在聽完蘇易的話,雖然也是賞了一個買賣,但是對方估計是想找個靠譜知根底的人合作。

他是做海鮮批發的,食材的選品和質量管理,對一個公司的口碑相當很重要,早期樊城做海鮮批發的很多,自己能活到最後,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家的海鮮品類好,質量好,同一款產品明顯比其他家的好一個檔次。

蘇易說的問題,他也能夠理解,企業大了質檢部門就是個打工的,在這種長時間的與各種不同的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必然是會出現私相授受的交易。

把這個管理責任統一丟給第三方,那質量的事情就是第三方老闆要關注的,作為華食集團只要做好抽檢模式即可,如果有問題就扣第三方公司的錢,多次問題就取消第三方公司資格,這種情況下必然會讓第三方公司嚴格把控安全。

蘇易說的這個買賣,的確挺適合自己,之前做海鮮,現在只是根據華食集團的需要多了不同的食材的選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