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食材安全(第2/2頁)
章節報錯
。
華食集團的食材巨大消耗量對他誘惑很大,他做海鮮每年也就千把萬的消耗量,如果和華食集團合作,對方公司一天的食材消耗就一千多萬,就算採購60%也有七八百萬,兩天就是他公司一年的業務量。
當然與華食集團的合作,這種集採模式,利潤能在10%就很不錯了,肯定不可能像自己做海鮮批發一樣利潤能做到15-20%左右。
但是集採這種模式,架不住規模大,按照每天七八百萬的規模,一年能做到幾十億的規模,就算1%的利潤也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何況華食集團未來的採購還會翻倍。
想到這裡,餘成海有點膽怯的說道:
“蘇總,這一年的採購量都好幾十億,都給我做?”
蘇易看著餘成海的表情,笑了笑說道:
“那肯定不可能,未來的合作商會控制在三家左右。”
“不過我們華食集團前期是試點模式,只找一家先合作,而且只會針對楚省門店的食材,大概一年有五個億左右的採購規模。”
華食集團選擇採購第三方,未來模式肯定會要多選幾家供應商,每兩年重新招標一次供應商,這樣才會有競爭。
現在這種模式剛開始實行,華食集團準備在楚省找個合作商,主要是華食集團對楚省門店把控能力比較強,有什麼食材問題能夠及時發現。
餘成海聽到蘇易的話,馬上腦子裡就像計算機一樣,飛速的計算著年收入五億規模的利潤。
按照10%利潤來計算也有五千萬,如果品控嚴格一點,利潤控制在8%左右,也有四千多萬的利潤,刨去一半的公司運作的成本,一年公司淨賺千把萬是分分鐘的事情。
如果一個公司心黑一點,降低食材的品質,利潤賺個15%是分分鐘的,食材差一點和好一點,瞬間利潤差異就有上千萬。
餘成海內心不由的嘆一口氣,怪不得很多大買賣,做的越大,心越黑,買賣越大利潤差異就越大,一般人真扛不住誘惑。
想到這裡,餘成海拋棄雜念,非常認真的說道:“蘇總,非常感謝您給我的機會,我餘成海別的不敢保證,食材品質和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們海達商貿公司的生存之本。”